[发明专利]一种规整丝网填料、制造工艺及超重力旋转床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045.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旭;贾瑛;张立清;郭宝生;程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互邦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熊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层 规整丝网填料 超重力旋转床 上下表面 限位凹部 限位凸部 制造工艺 两层 相对位移 大气量 大通径 高转速 喷液量 旋转床 捕集 冲孔 传质 气液 配合 变形 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整丝网填料、制造工艺及超重力旋转床,规整丝网填料,包括填料层板,填料层板具有冲孔,填料层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具有限位凸部和限位凹部,相邻两层填料层板的上下表面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凹部相互配合,用于限定填料层板之间的相对位移。本发明的规整丝网填料适用于处理大气量(1700m3—2300m3)、高转速(800转/min—1200转/min)、大通径(直径800mm,厚200mm)、大喷液量(200L/min)的超重力旋转床,由于相邻两层填料层板的上下表面的限位凸部与限位凹部相互配合,避免了旋转床工作过程中规整丝网填料的变形,气液在此状态下得以快速充分融合,从而成倍提高了气、液的项间传质速率,达到了短时间内快速捕集有害物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规整丝网填料、制造工艺及超重力旋转床。
背景技术
肼-70作为某型号飞机的应急燃料,在燃烧后会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高温蒸汽,氨气浓度峰值达39%,肼浓度峰值达3000ppm,这样的排放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国标:氨≤4mg/m3约5ppm;肼≤0.13mg/m3约1ppm》。为保证现场操作人员和周边居民免受毒气伤害,保护蓝天白云,快速高效处理净化这样大量的有毒尾气排放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情况的尾气处理最大难点就在于:
1.排放流量大(2000m3/每小时--3000m3/每小时);
2.排放浓度高(氨39%;肼3000ppm);
3.排放时间短(仅有2min);
4.装置空间小(车载式,外形尺寸限定在:长2400mm×宽1300mm×高1700mm);
5.排放通畅,不能有任何阻滞。(否则会对飞机发动机造成严重伤害)。
有行业专家指出,这五项指标哪怕放宽任何一项,这都是一项很好完成的任务,关键就在于这五项指标恰恰汇聚到了一起,使之变成了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本来肼和氨是可以以任何比例溶于水的(除非饱和),传统的处理方式也是将尾气引入喷淋塔中,通过气液对流的方式用酸性液体喷淋于填料表面借以吸收尾气中的肼和氨。根据排气量和排放浓度的大小,同样工况下,地面处理站采用直径约1m,高9m的喷淋塔来完成这样的工作,且尺寸可以任意扩大,处理时间和空间都不受限,而车载式装置则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氨浓度由39%下降到≤5ppm,(浓度下降78000倍);肼浓度由3000ppm下降到≤1ppm(浓度下降3000倍),且要求在短短2min内完成,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超重力旋转床是尾气处理设备中的关键核心部件,也是制约超重力设备能否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因素。
超重力旋转床作为气、液交换的载体,其间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意味着气、液接触的面积就越大,相对时间内气、液交换的就越充分;旋转床转速越高,意味着超重力g越大(离心力),液体在填料表面成膜的就越快越薄,界面更新越快,和气体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气------液相间传质就越快,这就是利用超重力技术能高效净化尾气的关键所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互邦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互邦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收塔内置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