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开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6522.5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逸思 |
主分类号: | E05F15/72 | 分类号: | E05F15/72;E05F15/627;E05F15/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门窗 开启机构 物联网 厨房 门窗本体 监控器 门窗开启 门窗 天然气泄露 复位机构 感应电机 门窗机械 启动信息 生活起居 推动机构 危险事故 依次移动 自动打开 固定器 触发 发送 小区 威胁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开启机构,其结构包括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门窗本体、厨房室、物联网厨房监控器,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设有门窗机械推动机构、触发启动复位机构,门窗本体连接在厨房室的左侧,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连接在门窗本体的上方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能够通过物联网厨房监控器将启动信息发送至设有的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的内部,使得感应电机开始启动将三个门窗推动固定器从左往右依次移动使得门窗自动打开,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设有的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能够提高小区厨房的安全,防止天然气泄露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威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开启机构,属于物联网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开启机构,以解决但是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当和管道的老化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天然气的泄漏,现有的天然气会混合有一定危险性的气体,吸食过量时会对人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现有的物联网厨房监控设备不能采用远程的方式来对用户进行提醒,当燃气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灯会引发爆炸,不能降低厨房内燃气的浓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开启机构,其结构包括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门窗本体、厨房室、物联网厨房监控器,所述物联网厨房监控器通过螺丝固定在厨房室表面的上方,所述门窗本体通过螺杆固定在厨房室的左侧,所述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机械连接在门窗本体的上方,所述浓度感应门窗开启机构设有门窗机械推动机构、触发启动复位机构,所述门窗机械推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门窗本体表面的上方,所述触发启动复位机构通过铆钉固定在门窗机械推动机构的右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门窗机械推动机构由匀速牵引卡位机构、安装板、移动操作面板、门窗推动固定器、门窗橡胶贴合板组成,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杆固定在门窗本体的上方,所述移动操作面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门窗推动固定器设有三个并且分别机械连接在移动操作面板的表面,所述门窗橡胶贴合板设有三个并且分别通过螺杆固定在三个门窗推动固定器的下方,所述匀速牵引卡位机构螺纹连接在移动操作面板的内部。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匀速牵引卡位机构由距离限制板、半弧形固定槽、软性弧形元件板、固定器卡位板组成,所述距离限制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操作面板的内部,所述半弧形固定槽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距离限制板内部的上方,所述软性弧形元件板安设在半弧形固定槽的下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软性弧形元件板与距离限制板采用钉连接,所述固定器卡位板通过铆钉固定在距离限制板的右侧。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触发启动复位机构由可伸缩受力杆、可自动复原连接器、刚绳圆盘、感应电机、电磁铁感应机构组成,所述可自动复原连接器通过螺杆固定在门窗机械推动机构右侧的下方,所述电磁铁感应机构通过螺丝垂直固定在可自动复原连接器的上方,所述感应电机通过铆钉固定在电磁铁感应机构的右侧,所述刚绳圆盘安设在感应电机的左侧并且互相垂直,所述刚绳圆盘与感应电机采用机械连接,所述可伸缩受力杆螺纹连接在可自动复原连接器的上方。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铁感应机构由常规正极磁铁、弧形拉伸弹簧、垂直伸缩受力杆、正极电磁铁组成,所述垂直伸缩受力杆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可自动复原连接器的上方,所述弧形拉伸弹簧设有两个并且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垂直伸缩受力杆表面的上下两侧,所述正极电磁铁通过铆钉固定在弧形拉伸弹簧的右侧,所述常规正极磁铁通过螺丝固定在弧形拉伸弹簧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逸思,未经谢逸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6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