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6931.5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岩;曹剑钊;张世邦;魏超;王琦;邴邵丹;李颂华;佟圣皓;王子男;高龙飞;胡彬彬;王永华;夏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工厂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划线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划线装置。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支架、定位定向配合机构和出墨机构,所述支架包括互相垂直的立板和底板;所述定位定向配合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一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一的中心,所述从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二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二的中心,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出墨机构包括墨水瓶、出墨头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垂直安装在所述墨水瓶的顶端,所述出墨头安装在所述墨水瓶的底端;所述墨水瓶安装在锥齿轮一的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安装在锥齿轮二的安装孔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适用于在多种曲面上的划线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最早期的划线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划线还不准确且效率低;另外,由于工人的疲劳,长时间工作划线不准确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为了使划线工作既快速又准确的完成,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划线的装置,通过滚轮的滚动来划线,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然而这些装置工作时,除滚轮滚动外其它部件都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这些装置不能承受冲击力,并且要求被划线物体表面平整而且划线时运动速度是恒定的,否则划线装置将无法运行或出现跳动以至不能正常划线的情况。此外,现有的划线装置的墨水瓶上大多没有配置墨水瓶盖,这样不能避免墨水瓶中的气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能有效地控制墨水的流量,墨水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外溅等情况的发生;还有现在市面上的划线装置划出的线颜色单一,在工件上留下的标记不能从直观上判断滚轮与工件接触的可靠性。多颜色标记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能将标记过的工件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领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以便在后续图像特征提取中更加直观的发现。例如对于钢筋等表面特征类似程度非常高的工件表面进行标记,然后通过工业相机(CCD)对棒线材生产线进行跟踪,通过图像处理和图像拼接技术来实现测速、非接触式定尺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划线装置,其结构简单,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工作稳定可靠,装置适用于在多种曲面上的划线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划线装置,包括支架、定位定向配合机构和出墨机构,所述支架包括互相垂直的立板和底板;所述定位定向配合机构包括主动轴、从动轴、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一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一的中心,所述从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二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锥齿轮二的中心,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出墨机构包括墨水瓶、出墨头和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垂直安装在所述墨水瓶的顶端,所述出墨头安装在所述墨水瓶的底端;所述墨水瓶安装在锥齿轮一的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安装在锥齿轮二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动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出墨头包括引水线、夹头和滚轮,所述引水线的顶端连接所述墨水瓶,所述引水线的底端设有所述夹头,所述滚轮通过轴与所述夹头活动连接,所述引水线的底端头与所述滚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动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墨水瓶的底端设有圆柱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动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墨水瓶的底端与所述夹头之间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套装在所述圆柱管上且所述压力弹簧长度相对所述圆柱管有一定的伸出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动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墨水瓶的上端设有瓶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动划线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墨水瓶分别装有不同颜色的墨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压力弹簧可向滚轮施加一定的向下压力,从而抵消整个装置在工作中的一部分冲击力,同时墨水瓶下端的圆柱管周向把正夹头从而使划线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工厂,未经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6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零件分类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