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量化分级的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7909.2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2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清玉;宋金鸽;贾洪飞;杨丽丽;吴文静;杨金玲;祝佳祥;田万利;冰雪;刘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Q10/04;G06Q50/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量化 分级 公交 停靠 优化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量化分级的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设置提高公交停靠站及其相邻道路通行能力为优化目标;(2)构建公交停靠站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模型,确定量化分级标准;(3)构建公交停靠站优化措施集;(4)量化分级不同优化措施下的公交停靠站综合服务水平,选择最佳优化措施。本发明系统地量化了公交停靠站的优化设置方法,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和相邻道路通行能力融合为公交停靠站综合服务水平,构建评价模型及量化分级标准,以泊位数和站点类型为基本元素构建优化措施集,通过量化分级不同优化措施下的公交停靠站综合服务水平,最终得到公交停靠站的最佳优化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交通工程领域中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方法,具体是一种考虑量化分级的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公交停靠站作为公交系统的基本要素,保障了公交线网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公交停靠站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和公交停靠站相邻道路通行能力下降,降低站点总体服务水平。
(1)公交停靠站的优化研究。葛宏伟在比较分析、综合优化的基础上,研究发展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公交停靠站布局、设置和设计的优化技术和方法。张磊在总结分析诸暨市主城区公交站点布局、选址及站点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中观层面提出优化公交停靠站选址的方案。Zhang建立了一个用于公交停靠站的微型元胞自动机混合交通流模型,并通过仿真获得了优化的公交站点方案。Liu以减少交通流在动脉上的运行时间或延迟时间为目标,优化公交停靠站的布局方案。
(2)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研究。刘惠丽分析了公交车辆到达与停靠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与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三种计算模型进行比选。刘伟玲在停靠时间和出站时间模型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公交车进站时间模型,进而结合通行能力的定义,建立了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模型。Al-Mudhaffar对整个TCQSM模型进行改进,得到符合瑞士实际情况的通行能力模型。Arhin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路段中和交叉口附近停靠站公交在站时间模型。
(3)公交停靠站相邻道路通行能力研究。刘路引入排队模型计算定点停靠公交站的路段通行能力。Luo建立了直线式、港湾式无溢出和港湾式有溢出3种情况下受公交车进出停靠站影响的相邻车道通行能力模型。Benedigbe基于流量和密度之间的二次关系计算相邻道路的通行能力,并证明路内公交车站对道路通行能力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折减影响。Yao提出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在正常和溢出两种情况下对主干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模型
(4)公交停靠站的评价研究。薛晶晶基于排队论建立计算公交站台服务水平的模型。朱锐等利用SP调查对公交候车服务水平模型进行标定,综合影响候车服务水平的要素,建立公交站点候车服务水平评价的标准。Liu建立了基于人性化理念的BRT停车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BRT停靠站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法。
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将现有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方法研究的局限性总结如下:
(1)公交停靠站的优化大多集中于站点布局和选址的优化,对停靠站本身设置形式的优化,缺少系统地量化分析;
(2)公交停靠站优化设置时,缺少相邻道路通行能力对公交站优化设置的影响研究,且相邻道路通行能力模型中未充分考虑车道折减系数的影响;
(3)公交停靠站的能力评价研究主要采用模糊评价法或单一指标评价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单一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7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