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融资信息处理方法、设备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7998.0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丹铃;谭汉清;何楷东;梁栋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令 处理装置 信息处理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数据存储装置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设备 个人客户 融资信息 有效地 客户 存储 担保 统一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融资信息处理方法、综合融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押品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押品变动指令,根据押品变动指令进行处理;融资处理装置,用于接收融资变动指令,根据融资变动指令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押品信息、融资信息、融资额度数据以及担保额度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抵押品、质押品、客户保证金、客户授信额度等统一纳入押品管理,有效地解决对公以及个人客户的融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金融信贷的信息处理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综合融资信息处理方法、综合融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近年来,随着银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贷融资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各类线上融资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线上融资产品以融资周期短、放款快成为各银行吸引客户的法宝。
抵押和质押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担保手段。目前银行常见的线上融资产品大多基于质押或者客户授信。以电票质押贷款为例,客户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自助渠道申请贷款,选择待质押电票后,系统自动对票据进行质押,并在质押担保的额度范围内自动审批放款。由于贷款额度和押品额度存在差异性,这种一对一质押融资的模式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押品的担保作用,缺乏灵活性。抵押物因价值波动大、风险高,尚未在线上融资产品广泛应用,抵押融资一般需要经过银行层层审批,流程长,手续复杂,存在人工操作风险。
针对押品一对一融资存在的问题,很多银行提出了基于质押物担保额度共享的融资模式,各押品质押后形成担保额度池,融资业务只需判断担保额度是否足够,不再关心具体对应押品,这种产品是建立在质押基础上,种类单一,并未纳入客户的不动产等抵押物。由于客户持有资产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单一的融资模式并不能很好应对市场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其能够将抵押和质押品、低风险押品和高风险押品共同管理,并提供完善的贷后风险干预体系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融资信息处理方法、综合融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抵押品、质押品、客户保证金、客户授信额度等统一纳入押品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对公以及个人客户的融资需求,通过统一押品管理、在线自动放款以及贷后风险监控,确保客户融资业务流程安全、快速、有保障,降低银行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综合融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装置、押品处理装置、融资处理装置以及风险管理装置;
其中,所述押品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押品变动指令,根据所述押品变动指令进行处理后通知所述风险管理装置以完成担保额度扣减检查,并通知所述数据存储装置进行押品信息以及担保额度数据的更新;
所述融资处理装置,用于接收融资变动指令,根据所述融资变动指令进行处理后通知所述风险管理装置以完成担保额度扣减检查,并通知所述数据存储装置进行融资信息和融资额度数据的更新;
所述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押品信息、融资信息、融资额度数据以及担保额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押品处理装置包括押品变动指令接收单元、押品新增处理单元、押品赎回处理单元、押品处置处理单元以及押品重算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押品变动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押品变动指令,当所述押品变动指令为外围业务系统发起的押品新增指令时,通知所述押品新增处理单元;当所述押品变动指令为外围业务系统发起的押品赎回指令时,通知所述押品赎回处理单元;当所述押品变动指令为外围业务系统发起的押品重评指令时,通知所述押品重评处理单元;当所述押品变动指令为所述风险管理装置发起的押品处置指令时,通知所述押品处置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支付汇路选择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