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优化测距参数的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8940.8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宋胜利;陈玉林;张建锋;肖鲲;虞晓阳;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距结果 脉冲 测距 故障距离 波速 行波 测距参数 初始脉冲 故障测距 探测脉冲 自动优化 近距离故障 远距离故障 反射脉冲 宽度可调 宽度曲线 线路故障 行波测距 门槛 检测 重复 | ||
1.一种自动优化测距参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故障距离与最佳脉冲宽度的曲线,设定初始脉冲宽度;根据故障距离与行波等效波速的曲线,设定初始行波波速;
步骤2,向被测线路注入脉冲宽度可调的探测脉冲,且其脉冲宽度为步骤1设定的初始脉冲宽度,并检测线路故障点反射脉冲,结合步骤1设定的初始行波波速进行初步测距;
步骤3,根据初步测距结果调整探测脉冲的脉冲宽度,并根据故障点反射脉冲进行再次测距;
步骤4,对比最近两次测距结果,如果测距结果偏差大于门槛Thrd1,则再次根据最新测距结果调整脉冲宽度并再次测距;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最近两次测距结果偏差不大于Thrd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故障距离与最佳脉冲宽度的曲线的获取方法是:
步骤1a,建立被测线路的数字仿真模型,将仿真线路分成N段,每段的位置记为dk,d0对应线路首端,dN对应线路末端,k=1~N;
步骤1b,在仿真线路的不同位置点dk分别设置故障,并分别施加不同脉冲宽度的脉冲,脉冲宽度wk以定时长按步长dT递增;当脉冲幅度达到最大值或脉冲宽度达到上限时,停止递增,得到对应关系{dk,wk},从而得到故障距离与最佳脉冲宽度的曲线wk=f(dk)。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b中,脉冲宽度wk以定时长0.2μs按步长dT递增,wk取值范围为0.2~5μ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故障距离与行波等效波速的曲线的获取方法是:
步骤1A,建立被测线路的数字仿真模型,将仿真线路分成N段,每段的位置记为dk,d0对应线路首端,dN对应线路末端,k=1~N;
步骤1B,在仿真线路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故障点dk,根据{dk,wk}施加对应脉冲宽度的脉冲,根据发射脉冲、反射脉冲到达时刻的时间差dtk计算行波波速,即:vk=2·dk/dtk,得到故障距离与行波等效波速的对应关系{dk,vk},从而得到故障距离与行波等效波速的曲线vk=g(dk)。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B中,发射脉冲、反射脉冲的行波到达时刻确定方法为:计算行波前沿斜率绝对值,以斜率绝对值最大点作为行波到达时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初步测距的方法是:设故障距离为线路M%处,M=0~100,则故障测距结果为:x1=M%·dt0·v0,其中,dt0为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到达时刻的时间差,v0为初始行波波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Thrd1设为300~5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9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