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8972.8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常道庆;程晓斌;孙红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宇杨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蜂窝 吸声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吸收低频噪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其依次顺序包括:穿孔面板(1)、蜂窝芯(2)和背腔(3);蜂窝芯(2)位于穿孔面板(1)与背腔(3)之间;所述蜂窝芯(2)包括:若干个单元孔;所述若干个单元孔组合在一起形成蜂窝状结构;其中,每个单元孔径为0.5~4mm;该装置解决现有的吸声结构在低频(50‑400Hz)需要较大安装空间的问题,能有效吸收低频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收低频噪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低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低频噪声广泛存在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如大型变电站、飞机、高速铁路、船舶等各种运输方式,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
现有的常用低频(50-400Hz)吸声结构需要在最大强度上对噪声进行吸收;现有的吸声结构包括:微穿孔板、赫姆霍兹共鸣器和多孔材料。但是,为了在低频取得比较好的的吸声效果,现有的吸声结构需要比较大的背腔或增加材料厚度,需要较大的空间,这在许多应用场景受到严格限制。另外,为了增加结构强度,传统的吸声结构还需要额外的支撑构件,其结构复杂,为工程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吸声结构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该装置解决现有的吸声结构在低频(50-400Hz)需要较大安装空间的问题,能有效吸收低频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其依次顺序包括:穿孔面板、蜂窝芯和背腔;蜂窝芯位于穿孔面板与背腔之间;所述蜂窝芯包括:若干个单元孔;所述若干个单元孔组合在一起形成蜂窝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穿孔面板与蜂窝芯之间通过粘结剂或焊接粘贴在一起;所述蜂窝芯与背腔之间通过粘结剂或焊接粘贴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每个单元孔径为0.5~4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蜂窝芯采用不锈钢、铝或树脂材料制成;蜂窝芯整体的厚度为2~1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穿孔面板采用轻质金属板或树脂板制成;穿孔面板的厚度为0.1~2mm;穿孔面板上穿孔直径为2~10mm,用于调节蜂窝吸声结构的有效穿孔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穿孔面板呈圆形结构,且其上开有若干圆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圆孔的直径为3~10mm,用于调节穿孔面板的有效穿孔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一,所述背腔(3)的厚度由所需吸声的频率确定,对于50~400Hz的低频声,背腔(3)的厚度为5~200mm。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满足相同吸声性能要求下,相比于普通微穿孔板,该吸声结构需要更小的安装空间;相比于管束穿孔板结构,该吸声结构重量更轻;另外该吸声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该吸声结构在50-400Hz低频范围内具有更好的吸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面板上开设的圆孔数量对吸声曲线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背腔深度对吸声曲线影响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蜂窝芯厚度对吸声曲线影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吸声曲线与普通蜂窝穿孔板吸声曲线对比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低频蜂窝吸声装置的穿孔面板与蜂窝芯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8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审核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用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