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9066.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现刚;陈秀芳;王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光 带边吸收波长 宝石 光源 宝石材料 真伪鉴定 波长 吸收 半导体材料 紫外光探测器 光束照射 检测装置 禁带 鉴别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及装置,具体的,使鉴定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向待鉴定莫桑宝石,并且该鉴定光源发出的光束中包含波长范围处于250~380nm的紫外光。由于莫桑石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约3.0~3.25eV,对应的带边吸收波长约为400~380nm,即低于带边吸收波长的紫外光可以被莫桑钻完全吸收,而对于其它宝石材料,由于其带边吸收波长均小于250nm。因此,上述波长范围的紫外光,通过待鉴定莫桑宝石后,可以被莫桑石吸收且不被其它宝石材料吸收,进而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别莫桑钻。并且,该检测装置只需一个包含紫外光的光源和紫外光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宝石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宝石市场也在快速扩大,其中,由于莫桑宝石(又称莫桑石,化学名称叫合成碳化硅)的折射率高达2.65~2.68,比钻石更闪耀,并且其色散度约为钻石的2.4倍,可以折射光芒并形成彩虹般七彩的颜色,因此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很多其它材料的宝石(例如锆石、水晶、蓝宝石等)与莫桑石外观颜色较为相近,用于肉眼很难区别,所以目前市场上会存在用其它材料的宝石充当莫桑石的现象,严重扰乱了莫桑石市场的正常发展。为对莫桑宝石的真伪性进行鉴定,目前其鉴定工作一般依靠专业鉴定人员的知识积累与经验,并通过测定宝石的物理性质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来鉴定无色莫桑钻的真伪。
例如,利用拉曼光谱仪对宝石进行鉴定,其鉴定过程包括:将待检测的宝石放置在出光板上,然后启动拉曼光谱处理器和拉曼光探头,拉曼光探头发出的激光并收集来自待检测宝石的拉曼光,并通过设备内部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出该宝石的拉曼光谱曲线,最后与预存的宝石的标准拉曼光谱图库进行对比,即可鉴定宝石真伪。但是,该鉴定方法存在拉曼光谱仪设备价格昂贵且检测过程复杂,所以检测成本较高。还有一种借助紫外荧光的方式进行宝石鉴定,其鉴定过程包括:将宝石放入暗室中,通过观察宝石在紫外光源下产生的荧光,对宝石进行初步鉴定,但是在鉴定鉴定莫桑钻等透明宝石,由于荧光度低,存在荧光强度较低,肉眼分辨差等问题。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
申请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莫桑宝石真伪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鉴定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向待鉴定莫桑宝石,其中,所述鉴定光源发出的光束中包含紫外光,所述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50~380nm;
判断所述光束通过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后,所述紫外光是否被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吸收;
如果是,则判定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为真莫桑宝石。
可选地,所述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50~360nm。
可选地,判断所述光束通过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后,所述紫外光是否被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吸收,包括:
使所述光束通过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后,照射向紫外感光材料;
根据所述紫外感光材料的荧光结果,判断所述紫外光是否被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吸收;
其中,紫外光可使所述紫外感光材料产生荧光。
可选地,判断所述光束通过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后,所述紫外光是否被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吸收,包括:
利用紫外光强探测器,检测所述光束通过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后的紫外光光强值;
根据所述紫外光光强值,判断所述紫外光是否被所述待鉴定莫桑宝石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