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9410.5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成张佳宁;程文;张建;殷红星;徐毅;高峰;姚琪;王晨;史珂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居者安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矮 建筑 风压 实测 研究 房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包括屋盖、风压测量系统,还包括支撑所述屋盖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置第一圆环支撑体,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第二圆环支撑体,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二圆环支撑体的下侧,所述支撑柱下端嵌入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的上侧,所述屋盖通过移动部嵌入所述第二圆环支撑体的上侧。本发明能够通过进行屋盖旋转以及屋盖的水平夹角的控制确定不同方位以及不同倾斜角的房屋风压特性,有助于快速进行风压数据对比,的确准确的风压特性分析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稳定性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结构模型风洞试验,往往需要采用较大缩尺比例模型,然而受风洞截面积与风速限制,造成风洞的边界层中雷诺模型规律不满足,影响建筑结构模型风洞试验是否可以真实地、准确地反映实际建筑结构风荷载。建筑表面风压的原型实测是解决这一问题极为重要的途径,并为现有风洞试验模拟手段和方法提供基准和验证。现有风压实测方法是在建筑结构表面开孔,通过设计管路系统,运用微差压传感器对表面风压进行原型测试。但受管路系统频率失真、实际建筑使用条件限制和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台风强风雨天气),测压孔洞极易堵塞等因素影响,现有风压测试方法很难提供可靠、准确的原型实测结果。
现有技术中具有通过单独设置屋盖的方式进行风压测试,通过调整屋盖的角度以及方向,进行风压测试,但是通过单独的参数进行风压测试以及记录,难以得到全面的风压数据,仅仅是通过单一的风压数据进行房屋的强度判断,不能通过综合的多参数的风压进行对比得出综合的测试数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风压测试过程中数据单一,对比不够明显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包括屋盖、风压测量系统,还包括支撑所述屋盖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置第一圆环支撑体,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第二圆环支撑体,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嵌入所述第二圆环支撑体的下侧,所述支撑柱下端嵌入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的上侧,所述屋盖通过移动部嵌入所述第二圆环支撑体的上侧。
所述的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为向上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的上部开口比底部的开口小,包括加固件、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置在底部侧壁或底部上,所述加固件包括转动轴、升降机构、转动臂、加固支撑件;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的外侧壁上,能够沿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的外侧壁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转动臂,以使所述转动臂向远离所述外侧壁的方向转动;所述升降结构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支撑柱,在转动轴的外侧的竖直方向上设置传动齿轮以进行上下升降,所述转动轴上设置卡锁器,当打开卡锁器时才能控制所述传动齿轮上下升降,所述加固支撑件设置与地面接触的可切换的接触部;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支撑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撑柱进行耦合。
所述的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所述第二圆环支撑体为向上和向下均有开口的双U型结构,所述双U型结构的上U型结构开口向上,其两个侧壁的上部开口比下底部的开口小,下U型结构的开口向下,两个侧壁的下部开口比上底部的开口小;包括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下U型结构的上底部侧壁或上底部上;所述第三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上U型结构的下底部侧壁或下底部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耦合,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所述屋盖的移动部耦合。
所述的用于低矮建筑屋盖风压实测研究的房屋,所述移动部包括第一移动齿轮、第二移动齿轮,所述第一移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耦合,所述第二移动齿轮与所述屋盖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齿轮驱动所述屋盖改变所述屋盖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屋盖为人字形结构,在人字形结构的顶点设置铰接部,所述第二移动齿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两个第二移动齿轮之间连接支撑横杆,在所述支撑横杆的中间设置中部开口,所述中部开口通过支撑竖杆连接所述人字形结构的顶点的铰接部,所述支撑竖杆可沿所述中部开口配合所述第二移动齿轮对屋盖角度的控制以进行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居者安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江苏溧阳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居者安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