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杆链与侧后倾振动筛组合式残膜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9424.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庆;王公仆;胡志超;施丽莉;游兆延;顾峰玮;吴峰;张鹏;徐弘博;王申莹;于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B07B1/28;B07B1/46;B07B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后 振动筛 组合式 回收 | ||
1.一种杆链与侧后倾振动筛组合式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8),以及驱动系统,以及由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机架(8)上的挖掘铲(9)、膜土分离部件、集膜筐(11);其中,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变速箱(5)、动力输出轴(6)、与机架(8)相固定的三点悬挂架(7),所述三点悬挂架(7)连接拖拉机机身,所述变速箱(5)的动力输入侧与拖拉机动力单元传动配合,所述动力输出轴(6)安装在变速箱(5)的动力输出侧且转动穿装机架(8);
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土分离部件包括分别前后设置的前膜土分离机构(1)、后膜土分离机构(2),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与前膜土分离机构(1)配套的前驱动部(4),以及与后膜土分离机构(2)配套的后驱动部(3);
所述前膜土分离机构(1)包括如下部分:
与机架(8)相固定的前支架(101);
沿拖拉机宽度方向横向延伸的主动轴(102),所述主动轴(102)转动穿接前支架(101),所述变速箱(5)的动力输出侧依次通过动力输出轴(6)、前驱动部(4)与主动轴(102)传动配合且驱使主动轴(102)围绕其轴线旋转,所述主动轴(102)上同轴固定套装有两个主动轮(103);
沿拖拉机宽度方向横向延伸的被动轴(106),所述被动轴(106)转动穿接前支架(101),所述被动轴(106)同轴固定套装有两个被动轮(105);
同时套装主动轮(103)和被动轮(105)的、整体倾斜布置的输送带组件,所述输送带组件的整体斜度与挖掘铲(9)铲面的斜度相一致,所述输送带组件的最低端靠近挖掘铲(9)的最高端;以及
形成于输送带组件上的若干条可容土壤通过的前部落料间隙(108),所述前部落料间隙(108)沿拖拉机宽度方向横向延伸;
所述后膜土分离机构(2)包括如下部分:
具有方框状开口的、固定在机架(8)上的振动筛架(201),所述振动筛架(201)前后倾斜布置,所述变速箱(5)的动力输出侧依次通过动力输出轴(6)、后驱动部(3)与振动筛架(201)传动配合并驱使振动筛架(201)前后振动,所述振动筛架(201)的最高端靠近输送带组件的最高端,所述振动筛架(201)的最低端处于集膜筐(11)之内;
销轴(206),其轴线的倾斜程度与振动筛架(201)的倾斜程度一致;
一侧部围绕销轴(206)转动安装在振动筛架(201)的方框状开口内的内筛框(202),所述内筛框(202)设置为方框状结构,所述振动筛架(201)的方框状开口始终处于内筛框(202)内框开口的正下方,以俯视视角为准所述内筛框(202)整体处于振动筛架(201)的方框状开口范围之内的位置,并且所述内筛框(202)相对于振动筛架(201)向上倾斜布置;
用于调节内筛框(202)与振动筛架(201)的相对夹角的筛面侧倾角调节机构(208),所述筛面侧倾角调节机构(208)在锁定时同时固定连接内筛框(202)另一侧部与振动筛架(201);
若干条等间距地固定在内筛框(202)上的、锯齿侧朝上的锯齿状筛片(203),若干锯齿状筛片(203)形成覆盖内筛框(202)内框开口的筛面(210),任意相邻两个锯齿状筛片(203)之间形成可容泥土透过的后落土间隙(209),所述后落土间隙(209)为长条形并且在俯视方向上垂直于前部落料间隙(108);以及
分别固定在振动筛架(201)两侧的两个侧遮挡板(204),其中一个侧遮挡板(204)上设有侧卸土口(205),所述侧卸土口(205)的进入端正对且靠近上述筛面(210)的最低端位置,所述侧卸土口(205)的排出端朝外并与集膜筐(11)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链与侧后倾振动筛组合式残膜回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03)包括同轴套装在主动轴(102)上的圆套部(103a),以及沿圆套部(103a)径向凸出的径向凸缘(103b),所述径向凸缘(103b)处于圆套部(103a)的内侧轴端位置;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若干条输送杆条(107)以及一对柔性带(104),每条柔性带(104)均套装一个主动轮(103)的圆套部(103a)以及同侧的被动轮(105),所述输送杆条(107)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一对柔性带(104)带面上,所述若干条输送杆条(107)沿柔性带(104)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且任意两条输送杆条(107)之间形成上述的前部落料间隙(108),所述径向凸缘(103b)的外周侧均布有与输送杆条(107)杆身啮合的啮合槽(103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4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耕刀
- 下一篇:一种果树种植用翻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