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9758.4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励自;张坤;刘国强;汪剑辉;王启睿;曹兴伟;刘国军;刘慧开;贺永胜;孔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14;F23G5/033;F23G5/44;F23B40/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燃烧 焚烧装置 送料 底板 无害化处理 二级燃烧 焚烧设备 后续处理 气体通过 驱动电机 燃油喷头 提高装置 完全燃烧 焚烧炉 粉碎辊 减小 喷油 区时 去除 焚烧 尾气 体内 燃料 室内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涉及焚烧设备领域,包括底板;本发明在使用时,燃油喷头喷油从而在二级燃烧室内产生火幕,高分子材料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火幕时,在通过1000℃以上的火幕区时完全燃烧,起到了去除有害物质,无害化处理的效果,有利于尾气的后续处理;本发明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工作,使得两个粉碎辊相对运动,从而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粉碎,减小高分子材料的体积,从而有利于送料高分子材料的送料,同时当粉碎后的高分子材料在焚烧炉本体内燃烧时,其燃烧的更加充分,且燃烧的燃烧速度更快,节约燃料,从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称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为功能高分子。
焚烧是高分子材料后续处理的常用方法,现有的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在使用时,其不能对焚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初步处理,从而增加尾气的后续处理的难度,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在使用时,燃油喷头喷油从而在二级燃烧室内产生火幕,高分子材料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火幕时,在通过1000℃以上的火幕区时完全燃烧,起到了去除有害物质,无害化处理的效果,有利于尾气的后续处理,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故事中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焚烧炉本体,焚烧炉本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且焚烧炉本体被隔板从上到下分成相互连通的二级燃烧室和以一级燃烧室,其中一级燃烧室内安装有用于点火的点火引燃机,二级燃烧室内安装有用于产生火幕的燃油喷头;所述焚烧炉本体转动连接有炉门,且焚烧炉本体的顶部连通有用于排气的排气管,焚烧炉本体的底面开设有出灰口,出灰口内安装匹配设置的清灰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进料口连通;所述送料机构由导料管、电动机、转轴、送料筒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送料筒,送料筒的出料口与焚烧炉本体的进料口密封连通,且送料筒的进料口连通有导料管;所述送料筒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焊接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且转轴的一端延伸到送料筒的外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电动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底板的上表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粉碎高分子材料的粉碎机构,粉碎机构由进料漏斗、粉碎箱、粉碎辊和立柱组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多个立柱固定连接有粉碎箱,粉碎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料漏斗,且粉碎箱内安装有两个匹配设置的粉碎辊,两个粉碎辊分别通过两个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电机安装在粉碎箱内,且粉碎箱下表面的出料口与导料管的上端开口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焚烧炉本体上安装有进油管,进油管的进料口与外部燃油箱相互连通,且焚烧炉本体还连通有送风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门和清灰门均采用全密封结构,使得焚烧时,炉内和炉外完全隔绝,形成负压燃烧,杜绝二次污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振动器,通过振动器减小导料管出现堵塞的几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9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资源焚烧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材料焚烧用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