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及纺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097.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张如全;武继松;李建强;朱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5/20 | 分类号: | D01G15/20;D01G15/40;D06B1/02;D02G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6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涤纶 纱线 纺纱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包括给棉罗拉(14)与给棉托板(7),所述给棉托板(7)包括顶弧板面(71)与侧斜板面(72),所述侧斜板面(72)的旁侧设置有刺辊(121),所述顶弧板面(71)的上方设置有给棉罗拉(14),顶弧板面(71)、给棉罗拉(14)之间夹成有给棉通道(73),侧斜板面(72)、刺辊(121)之间夹成有刺棉通道(74),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棉罗拉(14)包括压棉辊体(8)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左驱动轴(81)、右驱动轴(82),所述压棉辊体(8)包括压棉外体(83)及其内部开设的压棉内腔(84),所述压棉外体(83)内开设有多个喷雾通道(85),该喷雾通道(85)包括通道侧围(85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内道口(852)、外道口(853),内道口(852)与压棉内腔(84)相通,外道口(853)与压棉外体(83)的外壁相通;
所述内道口(852)与压棉内腔(84)相接触,所述外道口(853)与压棉外体(83)的外壁相接触,内道口(852)宽于外道口(853)设置,且通道侧围(851)的直径由内道口(852)至外道口(853)呈渐窄设置;所述通道侧围(851)的内部设置有左支轴(91)、右支轴(92)与转动体(9),所述转动体(9)的左端与左支轴(91)的一端固定连接,左支轴(91)的另一端与通道侧围(851)转动连接,转动体(9)的右端与右支轴(92)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支轴(92)的另一端与通道侧围(851)转动连接,左支轴(91)、右支轴(92)正对设置,转动体(9)的侧围与搅动叶片(93)的底端相连接,且搅动叶片(9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弧板面(71)由左至右的高度呈渐增设置,所述给棉通道(73)的宽度由左至右呈渐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弧板面(71)的右端经板鼻尖(75)与侧斜板面(72)的顶端相连接,板鼻尖(75)、给棉罗拉(14)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给棉通道(73)的最小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驱动轴(81)的外部套接有左封闭端(811),右驱动轴(82)的外部套接有右封闭端(821),且左封闭端(811)、右封闭端(821)的内侧面分别与压棉外体(83)的两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叶片(93)的侧面上近其顶端的部位与分解片(94)垂直连接,所述分解片(94)与左支轴(91)、右支轴(92)所共在的平面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侧围(851)上设置有正对设置的左摆动片(95)、右摆动片(96),左摆动片(95)、右摆动片(96)的顶端均与通道侧围(851)相连接,左摆动片(95)、右摆动片(96)的底端向下延伸,左摆动片(95)、右摆动片(96)均位于转动体(9)、外道口(853)之间,左摆动片(95)、右摆动片(96)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左摆动片(95)的顶端、右摆动片(96)的顶端的间距。
7.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棉层(1)先进入给棉托板(7),棉层(1)的底面与给棉托板(7)的顶面相接触,再穿经给棉通道(73)而过,然后进入刺棉通道(74);当棉层(1)位于给棉通道(73)内时,给棉罗拉(14)持续转动,转动的给棉罗拉(14)将与其相接触的棉层(1)向上卷起,并与给棉托板(7)产生挤压力,直至棉层(1)穿经给棉通道(73)而过,同时,给棉罗拉(14)内压棉内腔(84)中设置的水雾经喷雾通道(85)喷出,并喷射在棉层(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长超细涤纶纱线的纺纱装置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侧围(851)的内部设置有左支轴(91)、右支轴(92)与转动体(9),所述转动体(9)的左端与左支轴(91)的一端固定连接,左支轴(91)的另一端与通道侧围(851)转动连接,转动体(9)的右端与右支轴(92)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支轴(92)的另一端与通道侧围(851)转动连接,左支轴(91)、右支轴(92)正对设置,转动体(9)的侧围与搅动叶片(93)的底端相连接,且搅动叶片(9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在水雾经喷雾通道(85)喷出的过程中,水雾会在内道口(852)至外道口(853)之间形成气流,该气流对转动体(9)、搅动叶片(93)产生撞击,以带动转动体(9)、搅动叶片(93)转动,转动的转动体(9)、搅动叶片(93)对气流产生搅动以细化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0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精梳棉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取落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