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涤纶纱线的纺纱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114.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张如全;朱文清;武继松;李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D01H13/30;D01G15/20;D01G15/40;D06B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6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涤纶 纱线 纺纱 系统 使用方法 | ||
一种再生涤纶纱线的纺纱系统,包括给棉罗拉、梳棉机与棉条筒,所述给棉罗拉的下方设置有给棉托板,给棉托板包括顶弧板面与侧斜板面,顶弧板面、给棉罗拉之间夹成有给棉通道,侧斜板面、刺辊之间夹成有刺棉通道,给棉通道依次经刺棉通道、锡林、道夫后与棉条筒的入口相通,棉条筒的出口依次经导条罗拉、进棉罗拉后与并条机相通,所述导条罗拉经水平托板与进棉罗拉相通,水平托板正上方设置的与其相平行的水平压板内设置有多个气流喷嘴,所述给棉罗拉包括压棉外体及其内部开设的压棉内腔,压棉外体内开设有多个喷雾通道。本设计不仅能减缓静电现象,利于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纤维生产,而且能分解外来干扰物,能调整增湿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纱线的制造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涤纶纱线的纺纱系统及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减缓静电现象,以利于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纱线的生产。
背景技术
纱线是必不可少的服装辅料,纱线的性能对服装的质量及外观影响比较大,其质量的优劣对制成品的生产制作、外观效果以及服饰性能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纺织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服装的舒适性能以及高档化的追求不断的提高,优质纱线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纱线在材料种类上,可分为纯棉纱线、化纤纱线、混纺纱线;在结构上可分为普通纱线、包芯型纱线。随着服装工业的发展,纱线经过一系列的改良发展,其物理机械性能与纱线性能指标都取得了良好的改善与提升。
与其它纱线相比,涤纶纱线不仅强度非常高,而且具有耐磨性好、不发霉、不腐蚀等优点,此外,涤纶纱线还具备价格便宜,颜色丰富,不容易掉色,也不皱缩,适应高速工业缝纫机使用要求的优点,因而,涤纶纱线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箱包等领域。
除了纱线的结构、制备工艺对纱线质量有影响之外,涤纶纤维原料的长度及细度对纱线的强力、条干、毛羽影响至关重要。随着缝纫高速化,对涤纶纱线的强力及外观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涤纶纱线的质量,特别是提高纱线的强力,一般采用更加细长的涤纶纤维原料进行加工。但是,当涤纶纤维变细时,涤纶纱线加工过程中的静电现象会变得更加严重,导致易缠绕针布、罗拉、皮辊等回转机件,对现有纺纱工艺、设备、环境等都提出了特殊要求。目前,常用涤纶纱线原料采用是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的涤纶纤维,对于超长超细的原料,如细度为1.33dtex,长度为51mm的纤维,在现有技术上难以纺制。
在此基础之上,由于再生涤纶纤维是利用废弃涤纶为原料,经过回收处理,再进行纺丝制备的,纤维经过螺杆挤压机挤出,纤维高分子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的作用会降解,分子量会有所降低,因此再生纤维在强力上略低于正常的涤纶纤维,此时,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纱线的生产难度就比超长超细涤纶纱线还高。为此,急需一种能够生产出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纱线的设备及相关的工艺。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现象严重、干扰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纤维生产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减缓静电现象、利于超长超细再生涤纶纤维生产的再生涤纶纱线的纺纱系统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再生涤纶纱线的纺纱系统,包括给棉罗拉、梳棉机、棉条筒与进棉罗拉,所述梳棉机包括刺辊、锡林与道夫,所述给棉罗拉的下方设置有给棉托板,该给棉托板包括顶弧板面与侧斜板面,顶弧板面、给棉罗拉之间夹成有给棉通道,侧斜板面、刺辊之间夹成有刺棉通道,给棉通道依次经刺棉通道、锡林、道夫后与棉条筒的入口相通,棉条筒的出口依次经导条罗拉、进棉罗拉后与并条机相通;
所述导条罗拉经水平托板与进棉罗拉相通,水平托板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其相平行的水平压板,该水平压板内设置有多个气流喷嘴,该气流喷嘴的出料口位于水平压板、水平托板之间,水平托板内设置有多个贯通式的泄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枫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纤维用锭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涤棉混纺单染纱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