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定食品中鹅源成分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311.9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2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涛;罗云波;黄昆仑;杜再慧;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88;C12Q1/6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定 食品 中鹅源 成分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鉴定食品中鹅源成分的试剂盒,涉及生物物种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筛选出一个鹅源通用内标准基因CCNB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在鹅物种中拷贝数恒定,不存在等位基因变异,可作为鉴定鹅源的靶基因。以该基因为靶序列设计了非对称扩增引物,非对称PCR反应产物用于DNA银纳米簇检测。非对称PCR反应结合DNA银纳米簇检测构成快速检测试剂盒,可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鹅源成分,检测灵敏度可达2%(w/w)。本发明非对称PCR‑DNA银纳米簇通用荧光试剂盒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反应结果易于观察,特异性好,非常适用于现场实时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物种鉴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检测食品中鹅源成分的非对称PCR-DNA银纳米簇快速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尽管许多国家明确规定要求食品标签真实明确地标出肉的种类、来源,禁止掺假行为,但是市场上仍有很多肉类掺假的事件发生,例如为了降低成本,驴肉火烧中掺入了猪肉,羊肉中掺入猪肉,鹅中掺杂其他肉类等等行为。目前,对于食品掺假的检测方法主要是PCR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最终结果的判断需要借助凝胶成像系统等大型仪器来完成,过程比较繁琐且耗时较长。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中鹅源成分的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
目前,内标准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于鉴别食品掺假,但如何筛选出合适的内标准基因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的肉制品掺假检测技术多是针对线粒体上的基因设计特异引物来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由于线粒体基因为多拷贝基因,其检测灵敏度高,但同时在区分由于销售、运输等过程所产生的无意识交叉污染与有意识的非法添加时存在困扰。另外,高拷贝数线粒体DNA的浓度无法和基因组DNA的浓度相对应,因此无法对样品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同时由于线粒体基因同源性极高,难以通过普通PCR实现定性检测。因此,该方法只能借助荧光定量PCR实现肉类掺假的筛选鉴别。若要鉴别低浓度的无意交叉污染和有意非法添加并明确掺假比例实现快速筛查,则要选择染色体上的低拷贝基因作为肉类内标准基因。
非对称PCR是以双链DNA为模板,通过在体系中加入不等量的一对引物,经过循环扩增产生大量单链DNA(single-strand DNA,ssDNA)的技术。该技术是获取单链靶标DNA的重要方法。银纳米簇合成模板包括有机模板和无机模板两类,有机模板主要有DNA和多肽等。以DNA为模板的银纳米簇是通过胞嘧啶与银离子(Ag+)在高结合力下形成DNA-Ag+复合物,然后利用硼氢化钠还原银离子,从而形成的具有高量子产率且激发波长可调的小分子荧光探针。银纳米簇探针与传统的荧光探针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无需荧光基团标记,而且对DNA成核序列有特异性的结合作用,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能。
本发明将非对称PCR与DNA银纳米簇相结合,利用非对称PCR扩增出筛选出的特异性内标准基因特异序列,然后设计与单链靶标特异性互补的DNA银纳米簇探针,获得在紫外(365nm)条件下可视的荧光产物,以检测物种成分和鉴定物种来源。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凝胶电泳等繁琐的检测,灵敏度高,完全满足食品中鹅源成分快速检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检测食品中鹅源成分的鹅源通用内标准基因。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单的检测食品中鹅源成分的非对称PCR-DNA银纳米簇快速检测试剂盒。
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鹅源成分的基因,其为内标基因CCNB1,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内标准基因CCNB1在检测鹅源成分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内标准基因CCNB1在食品中鹅源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