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0476.6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2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荃;杨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信息 灾害 场景 图谱构建 图谱数据库 知识融合 推理 元语 图谱 多源异构信息 语义 场景信息 工程应用 机器认知 态势感知 灾害数据 灾害应急 歧义 数据层 构建 融合 支撑 矛盾 研究 | ||
1.一种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包括:
在知识图谱数据库的模式层,构建知识图谱的本体元语模型;其中本体元语模型包括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本体模型的元语集合表示为:
O={C,R,F,A,I}
其中,O为本体元语集合,C为概念集合,R为关系集合,F为函数集合,A为公理集合,I为实例集合;
从一个或多个灾害数据源中获取灾害场景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有实体数据、实体关系数据和实体属性数据,所述实体信息包括有多个分别属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或应对措施的实体数据;
对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知识融合,消除数据间的矛盾和歧义;
对知识融合后的数据信息进行知识推理;
将知识推理后的数据信息对应于本体元语模型存入知识图谱数据库的数据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灾害场景的本体元语模型,包括:
根据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对措施四个基本类对概念进行分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灾因子包括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
所述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冰雹、雷电、沙尘暴、热浪和寒潮;
所述水旱灾害包括洪水、水库决堤和干旱;
所述地质灾害包括火山爆发、山体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所述海洋灾害包括海水、海啸和风暴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孕灾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述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
所述社会环境包括工矿商贸、交通系统、公共场所和经济市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灾体包括人类自身和社会财富;
所述人类自身包括人员受伤、人员死亡和人员失踪;
所述社会财富包括经济损失、建筑物破坏和生命线工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对措施包括紧急救护、道路抢修、疏散人员和指挥交通;
所述紧急救护包括救护人员和医疗资源;
所述抢修道路包括抢修人员和工程机械;
所述疏散人员包括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
所述指挥交通包括配备人员。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灾害场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表示概念之间的二元关系和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
所述函数表示由目前已知的元素可唯一确定的元素;
所述公理表示灾害场景本体元语模型领域内始终成立的声明;
所述实例表示概念和关系的实例集合;
优选地,所述关系包括:
同义关系,所述同义关系表示灾害概念之间的相等关系;
包含关系,所述包含关系表示灾害概念在语义上的上下位关系;
因果关系,所述因果关系表示某一种灾害的发生导致另一种灾害的发生;
顺序关系,所述顺序关系表示灾害发生后,相应事件依据常识按顺序发生;
跟随关系,所述跟随关系表示一定时间内,某一事件发生后另一事件跟着发生;
并发关系,所述并发关系表示一定时间内,两种灾害同时或先后发生;
互斥关系,所述互斥关系表示两种灾害不可能同时存在;
空间关系,所述空间关系表示灾害发生的空间位置间的关系;
隶属关系,所述隶属关系表示概念间的层级关系;
协同关系,所述协同关系表示概念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4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