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弱磁的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270.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余;韩烨;许志军;成文峰;苏林;陈发祥;袁龙春;马雪莉;杜慧丽;尹逊金;汤荣;郑树林;刘俊甫;龚则;陈峰;孟祥磊;庄金峰;侯世俊;王军;李耀宏;张建军;钱得才;徐海林;刘先东;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7D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海底管道 检测信号 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 弱磁 监控系统 双通道 损伤 报警信号 存储信号 中断信号输出端口 中断信号输入端口 复位信号输出 复位信号输入 参数存储器 海底作业 外部中断 重要部位 探伤 传感器 复位 外接 报警 金属 监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磁的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其中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A/D转换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A/D转换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单片机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复位信号输入端口与复位部分的的复位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单片机的中断信号输入端口与外部中断部分的中断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报警信号输出端口与报警部分的报警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存储信号输出端口与外接参数存储器的存储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本发明适用于海底作业的新型的弱磁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利用金属弱磁原理,可以实现海底管道重要部位的早期定点探伤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弱磁的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实现海底管道重要部位的早期探伤监控。
背景技术
海底管道的安全生产较陆地管道而言面临更加严苛的挑战,在传统的管道缺陷之外,因为各种复杂原因,管道还会产生漂移、下沉、反折等各种变形导致应力聚集,造成管道强度的隐性破坏。
金属弱磁原理是铁磁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磁性与弹性相互作用能, 使磁化强度重新取向, 从而导致磁场强度发生变化达到测量的目的,所以可对金属材料进行早期检测。但传统的金属弱磁检测仪多是移动扫描式的设备,不能对海底管道的重要部位部位进行定点的长时间的实时监控。而且传统的弱磁检测仪多是对切向数据的单通道检测,很难控制海底环境对弱磁检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根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适用于海底作业的新型的弱磁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利用金属弱磁原理,可以实现海底管道重要部位的早期定点探伤监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基于弱磁的海底管道双通道定点损伤监控系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单片机、传感器、A/D转换器、外接参数存储器、报警部分、复位部分和外部中断部分,其结构要点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A/D转换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A/D转换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单片机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复位信号输入端口与复位部分的的复位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单片机的中断信号输入端口与外部中断部分的中断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单片机的报警信号输出端口与报警部分的报警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单片机的存储信号输出端口与外接参数存储器的存储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进一步,单片机的程序包括系统调用数据处理主程序、双通道数据采集子程序、水平分量Hp(x)判断子程序,法向分量Hp(y)判子程序和作为中断服务程序的临界值采集子程序,系统调用及数据处理主程序利用汇编伪指令设置ADTURN1作为水平分量Hp(x)数据存放地址;ADTURN2作为法向分量Hp(y)数据存放地址;ADTURN3作为临时处理数据存放地址;LINEADR0作为水平分量Hp(x)极值存放地址;LINEADR1临界值数据存放地址;系统调用及数据处理主程序首先调用双通道数据采集子程序,将水平分量H p ( x ) 以及法向分量Hp(y)数据分别存入ADTURN1、ADTURN2为首地址的存储区中;调用水平分量Hp(x)判断子程序,判断水平分量Hp(x)极值是否超过长期稳定值,如果没有超过长期稳定值,则系统从新采集数据;当超过长期稳定值,则调用法向分量H p ( y )判断子程序,判断法向分量Hp (y)是否为零;不为零,则系统从新采集数据,为零,则系统启动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中石化长输油气管道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