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474.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在 |
主分类号: | A61K36/286 | 分类号: | A61K36/286;A61P29/00;A61P19/02;A61P25/02;A61P15/00;A61M37/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8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熏疗 艾叶 白芷 防风 红花 中药配方 拔罐 治疗 坐骨神经痛 中药 混合中药 疏通经络 消肿止痛 针刺部位 质量配比 风寒 成丸状 肩周炎 病患 颈椎 气血 去除 腿疼 丸状 血罐 腰疼 针刺 祛寒 祛湿 通畅 配方 点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配方具体由以下质量的中药组成:艾叶5‑10g、红花5‑10g、白芷5‑10g、防风5‑10g,其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对待熏疗者进行针刺;再对熏疗者的针刺部位拔血罐;对姜进行处理;将艾叶、红花、白芷、防风按质量配比选择原料,去除杂质,再将艾叶、红花、白芷、防风混合并搓成丸状;将丸状混合中药点燃,对待熏疗者的拔罐处进行熏疗。本发明采用中药熏疗与拔罐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人体的病患,操作手法简单,无副作用,具有治疗腰疼、腿疼、颈椎疼、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月子风寒、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祛寒祛湿等功效,治疗范围广,见效快,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熏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目前的中药应用范围广范,使用中药熏疗的方法来治疗人体的病患是其常规的一种使用方法,但是目前的熏疗方法见效较慢,且需要使用特定的熏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所述的配方具体由以下质量的中药组成:艾叶5-10g、红花5-10g、白芷5-10g、防风5-10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熏疗用中药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配方中的中药,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S1:首先对待熏疗者进行针刺;
S2:再对熏疗者的针刺部位拔血罐,拔罐时间在8-12分钟;
S3:姜的处理
a.选择姜作为原料,并去除杂质,然后将姜清洗干净,备用;
b.将a中的原料姜使用切割设备切成薄片,制成姜片;
c.使用针在切成薄片后的姜片上扎出小孔,然后将姜放在待熏疗者的拔罐处;
S4:中药熏疗
a.将艾叶、红花、白芷、防风按质量配比选择原料,去除杂质,再将艾叶、红花、白芷、防风混合并搓成丸状;
b.将丸状混合中药点燃,对待熏疗者的拔罐处进行熏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拔罐时间为10分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S3中选择老姜作为原料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S3中姜切成薄片后的厚度保持一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熏疗4-5次为一个疗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中药熏疗与拔罐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人体的病患,操作手法简单,无副作用,具有治疗腰疼、腿疼、颈椎疼、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月子风寒、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祛寒祛湿等功效,治疗范围广,见效快,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熏疗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熏疗用中药配方,所述的配方具体由以下质量的中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在,未经刘长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灭菌保存方法
- 下一篇:消肾结核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