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562.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彦平;张金伟;杨生伟;王波;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3/06 | 分类号: | F02D13/06;F01L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缸 摇臂 进气 排气 液压挺柱 发动机控制 油道 响应 调整结构 控制油道 平均孔径 电磁阀 发动机 节流机构 零件成本 相关零件 速度比 相通 制造 | ||
1.一种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包括排气侧液压挺柱(1)、电磁阀(4)、进气侧液压挺柱(7),所述的排气侧液压挺柱(1)与排气停缸摇臂(2)连接,所述的进气侧液压挺柱(7)与进气停缸摇臂(6)连接,所述的电磁阀(4)通过发动机控制油道分别与排气侧液压挺柱(1)、进气侧液压挺柱(7)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控制油道内形成用于调节压力的节流机构,且发动机控制油道中的排气侧控制油道(3)的平均孔径小于进气侧控制油道(5)的平均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机构设置在排气侧控制油道(3)内,所述的排气侧控制油道(3)呈Z形结构,其中的过渡油道(31)的平均孔径小于发动机控制油道其他部分的平均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机构包括排气侧节流件(8),所述的排气侧节流件(8)安装在排气侧控制油道(3)内,在排气侧节流件(8)上开设与排气侧控制油道(3)相通的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贯通孔为阶梯结构孔或者为圆柱结构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机构还包括进气侧节流件(9),所述的进气侧节流件(9)安装在进气侧控制油道(5)内,在进气侧节流件(9)上开设与进气侧控制油道(5)相通的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贯通孔为阶梯结构孔或者为圆柱结构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贯通孔、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贯通孔均为阶梯结构孔,且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排气侧节流件出口(81)的平均孔径小于或者等于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进气侧节流件出口(91)的平均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贯通孔、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贯通孔均为阶梯结构孔,且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排气侧节流件出口(81)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进气侧节流件出口(9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停缸摇臂响应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贯通孔、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贯通孔为圆柱结构孔,且排气侧节流件(8)上的贯通孔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进气侧节流件(9)上的贯通孔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5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缓速的发动机制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节装置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