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相机智能补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2958.5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沙骁骅;王庆典;陆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奇艾尼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黄雪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对象 补光光源 智能补光 边缘坐标 图像识别 映射关系 相机 参考模板 单独控制 发光功率 宽度区域 输出功率 图像边缘 位置调整 发光组 可分段 点亮 多段 质检 照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相机智能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光光源设置为可分段控制的多段灯组,每段灯组可以单独控制开关以及发光功率,每段灯组对应被拍摄对象一定宽度区域,形成各段灯组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关系;对被拍摄对象的图像边缘进行识别,当边缘坐标发生变化,根据各段灯组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关系,点亮边缘坐标对应范围内的灯组,关闭其余灯组。本发明可以实时根据被拍摄对象的位置调整补光光源照射范围;可以设定参考模板对补光光源每个发光组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可以支持双面质检产品的双面智能补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补光方法,属于视频图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相机补光控制装置,一般通过事先编程或人工干预达到预期目的,没有通过图像识别算法来进行控制的。
特别是在产品质检的场合,当产品的A、B面需要同时补光进行拍照检测时,如果使用现有技术的补光光源进行两面补光,边缘部分会有一部分光源因为中间没有受检产品的遮挡而直射到对面的相机,因此导致产品边缘的画面过曝。
特别是产品因为在持续监测,产品整体会水平平移导致边缘在画面中变化的场合,就需要实时根据边缘的位置,对补光光源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相机智能补光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相机智能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
补光光源设置为可分段控制的多段灯组,每段灯组可以单独控制开关以及发光功率,每段灯组对应被拍摄对象一定宽度区域,形成各段灯组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关系;
对被拍摄对象的图像边缘进行识别,当边缘坐标发生变化,根据各段灯组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关系,点亮边缘坐标对应范围内的灯组,关闭其余灯组。
当边缘坐标未发生变化,通过对比模板光强控制各段灯组的发光功率。
相对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可以实时根据被拍摄对象的位置调整补光光源照射范围;
2、可以设定参考模板对补光光源每个发光组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
3、可以支持双面质检产品的双面智能补光;
4、当补光灯异常时,智能补光控制器能够判断出来并报警,更适合在无人值守的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补光装置示意图;
图2是灯珠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示意图。
图3是智能补光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智能补光装置示意图,相机、补光光源和被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固定,相机镜头垂直于拍摄面,补光光源跟相机镜头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于拍摄面。补光光源为分段控制的LED灯条,每三个LED灯珠一组,每组可单独控制开关以及发光功率。每组灯珠对应被拍摄对象的一定宽度的区域,以拍摄对象中间点为原点,形成各组灯珠与被拍摄对象的横坐标映射,存储在智能补光控制器中。如图2所示,假设每个灯珠组负责一个1cm的区域,当边缘所在位置的横坐标确定后,就点亮此范围内的灯珠组,关闭其余范围内的灯珠组。
对图像边缘进行识别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高斯滤波
主要作用就是去除噪声,因为噪声也集中于高频信号,很容易被识别为伪边缘。
第二步、计算梯度与方向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奇艾尼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奇艾尼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2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摄系统及图像拍摄方法
- 下一篇:汽车使用智能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