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3823.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战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121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基坑支护结构 综合管廊 纵向法兰 外支撑 装配式钢结构 内支撑 箱型 基坑 廊体 施工 结构稳定 内部设置 施工效率 同一直线 立支撑 装配式 替代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该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管廊上部的基坑壁与管廊之间各设置一道外支撑,该外支撑一端靠在基坑壁上,一端与管廊上部外侧的纵向法兰连接;在廊体之间的上部纵向法兰上设置短外支撑,短外立支撑的两端,分别接连并固定在两相邻廊体上部的纵向法兰,然后在管廊内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管廊上部的纵向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各外支撑与内支撑要在同一直线上,形成替代支撑。本发明公开的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装配式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较深的基坑,相当一部分是采用造价节省,施工便捷的钢板支护桩,但钢板支护桩强度较低,如图1所示,需要在基坑的横向或面上设置上部支撑和原基坑下部支撑两道横向支撑,但中间横向支撑其高度往往低于钢结构管廊的高度,影响了管廊施工的纵向推进,并且对于钢结构管廊来说,其结构是潢壁结构,很难利用管廊结构体自身强度,设置结构支撑向侧桩的内向推力,以达到在纵向推进时拆除原基坑下部支撑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该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能够在管廊纵向推进安装时,替代原基坑下部支撑,从而加快施工进度;该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工期快。
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外支撑、内支撑;外支撑设置于管廊上部的基坑壁与管廊之间;外支撑一端连接基坑壁,另一端与管廊上部外侧纵向法兰连接;内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管廊上部连接。
当上述的装配式综合管廊为多舱管廊,多舱管廊管廊廊体之间设置有短外支撑;短外立支撑的两端分别接连并固定在两相邻管廊廊体上部纵向法兰上。
上述外支撑、短外支撑、内支撑在同一直线上,内支撑两端分别连接在管廊上部的纵向法兰上。外支撑、短外支撑、内支撑共同形成替代支撑,从而使得各个着力点和传力点都集中在管廊的纵向法兰上。
为了使得替代支撑与原基坑下部支撑相邻,外支撑、短外支撑和内支撑设置于单元管廊廊体端部。
在回填土施工结束之后,外支撑和短外支撑填埋在回填土中,内支撑可进行拆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将钢结构箱型综合管廊的拱形波纹钢板底板,按设计要求的标高及尺寸位置设置就位,并沿轴向将各节管廊底板进行连接;做好节与节之间底板的密封,做好临时抗底板上浮措施;然后将各底板固定,还要做好各舱底板的横向连接;
步骤2)然后向底板与基底的空隙充填混凝土,充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开始安装第一节管廊的侧板及顶板;安装好后,在管廊上部的基坑壁与管廊之间各设置一道外支撑,该外支撑一端靠在基坑壁上,一端与管廊上部外侧的纵向法兰连接;
步骤3)当所述装配式综合管廊为多舱管廊时,要在廊体之间的上部纵向法兰上设置短外支撑,短外支撑的两端分别接连并固定在两相邻廊体上部的纵向法兰;
步骤4)然后在管廊内部设置内支撑,内支撑的两端分别与管廊上部的纵向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各外支撑与内支撑以及短外支撑要在同一直线上,形成替代支撑;
步骤5)然后将邻近替代支撑的原基坑下部支撑拆除,进行第二节钢管的侧板和顶板的安装,并按前述的要求,安装第二节管廊的替代支撑,以此类推,将管廊沿轴向推进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