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3850.8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蓓;王啸楠;耿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连接杆 墙体 加固结构 剪力墙 消能板 地震作用 耗能能力 结构工程 抗震设计 主体结构 变形 | ||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墙体加固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包括上楼板与下楼板,还包括消能板、若干第一连接杆与若干第二连接杆;上楼板与剪力墙的顶部相连,下楼板与剪力墙的底部相连;若干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均与消能板的顶部相连接,若干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均与上楼板相连接;若干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均与消能板的底部相连接,若干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均与下楼板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加固结构,在增加剪力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的同时,又不会改变剪力墙的刚度,使得该墙体加固结构更符合抗震设计,减轻剪力墙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保护既有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老建筑中小跨高比剪力墙的抗震能力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抗震设计要求,尤其是底部或转换层中的高轴压比的低矮剪力墙,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差,在强震作用下其破坏具有突然性甚至引起建筑的整体倒塌。
目前国内对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大截面加固法,该方法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大原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降低轴压比。2、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在原构件表面设置型钢,同时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与外包型钢缝隙间灌注高强水泥砂浆,辅以横向缀板或套箍,以提高加固后构件的整体受力性能。3、外粘钢板加固法,该方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这些加固方法在提高剪力墙抗震能力的同时,也显著地提高了剪力墙的刚度,这样会使结构吸收更多的地震作用,这对抗震设计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而导致剪力墙刚度提高,不利于对抗地震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包括上楼板与下楼板,还包括消能板、若干第一连接杆与若干第二连接杆;上楼板与剪力墙的顶部相连,下楼板与剪力墙的底部相连;若干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均与消能板的顶部相连接,若干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均与上楼板相连接;若干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均与消能板的底部相连接,若干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均与下楼板相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杆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呈倒“八”字型布置;第二连接杆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杆呈“八”字型布置。
其中,该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第一角钢与第二角钢;第一角钢与第二角钢均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侧面;第一角钢水平设置,第一角钢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上楼板相连,第一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与若干第一连接杆的顶部相连;第二角钢水平设置,第二角钢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下楼板相连,第二角钢的另一个侧面与若干第二连接杆的底部相连。
其中,该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一固定板与若干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杆一一对应,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角钢相连,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杆的顶部相连;第二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杆一一对应,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第二角钢相连,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连接杆的底部相连。
其中,第一固定板的强度与第二固定板的强度均大于消能板的强度;第一角钢的强度与第二角钢的强度均大于消能板的强度。
其中,该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三固定板与若干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与第一连接杆一一对应,第三固定板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连接杆的底部相连,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与消能板的顶部相连;第四固定板与第二连接杆一一对应,第四固定板的顶部与消能板的底部相连,第四固定板的底部与对应的第二连接杆的顶部相连。
其中,消能板由钢板制成,若干第一连接杆与若干第二连接杆均由钢筋制成,钢筋的屈服点高于钢板的屈服点。
其中,消能板的厚度为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