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4138.X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2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翰;钟文琦;杜沛峰;王蕊;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7 | 分类号: | H04N21/2347;H04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沌 系统 反馈 切换 加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方法包括:
将Qi超混沌系统离散化,得到Qi系统离散化后各输出通道分别对应的Qi状态变量;
在每一次加密循环中,将Lorenz系统输出的三个系统状态变量进行相加得到总和;将得到的总和与预设特定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总和大于所述预设特定值,则产生切换信号;若所述总和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特定值,则不产生切换信号;若根据所述Lorenz系统输出的系统状态变量判断需要产生一个切换信号,则切换至所述Qi系统的下一个状态变量,并由切换后的下一个状态变量与待加密图像数据对应的原文比特流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加密后产生的密文;
根据产生的所述密文,增加反馈切换环节,检测所述密文是否匹配了某一固定序列;若所述密文匹配到固定序列,则确定产生切换信号;则所述Qi系统切换至下一个Qi状态变量并输出,使得下一个所述Qi状态变量参与新一轮的加密运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Lorenz系统输出的三个系统状态变量进行相加得到总和判断是否产生切换信号,以及根据检测所述密文是否匹配了某一固定序列的结果判断是否产生切换信号过程中,这两个切换条件只要满足任何一个均会触发切换信号的产生;
若两个切换条件都满足时,则触发两次切换;
若两个切换条件都不满足时,则本组加密过程结束。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Qi超混沌系统离散化,得到Qi系统离散化后各输出通道分别对应的Qi状态变量,包括:所述Qi超混沌系统为四维超混沌系统;
采用欧拉算法,对四维Q i超混沌系统进行离散化,得到离散化后包含四个输出通道的Qi系统如下:
x1(n+1)=0.9995x1(n)+0.0005x2(n)+0.00001x2(n)x3(n);
x2(n+1)=0.0002x1(n)+1.0002x2(n)-0.00001x1(n)x3(n);
x3(n+1)=0.99987x3(n)-0.00033x4(n)+0.00001x1(n)x2(n);
x4(n+1)=0.00008x3(n)+0.9997x4(n)+0.00001x1(n)x2(n);
其中,所述x1(n)、x2(n)、x3(n)和x4(n)表示四维Qi超混沌系统四个输出通道分别对应的Qi状态变量。
4.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Qi状态变量与待加密图像数据对应的原文比特流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加密后产生的密文,包括:
按照预设加密算法,将所述Qi系统输出的加密序列进行数据转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与待加密图像数据的原文比特流进行加密运算,得到加密后产生的密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包括:
采用IEEE745浮点数标准,将所述Qi系统输出的序列转化为64位二进制数,从转化后的所述64位二进制数中选取固定的其中8位与所述原文比特流进行异或运算,产生密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混沌系统的反馈切换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包括:
采用IEEE745浮点数标准,将所述Qi系统输出的序列转化为64位二进制数,按照预先约定的选取规则,从转化后的所述64位二进制数中随机选取其中8位,按照预设的二进制布尔运算方法,将选取出的8位与所述原文比特流进行运算,产生密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1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