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及繁殖传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4148.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4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赖创荣;郑常格;徐树兰;谭广灼;杜月心;王妹;冼丽斯;王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M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孙凤英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微生物 繁殖 传播 方法 | ||
1.一种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昆虫繁殖产卵的繁殖室、设于所述繁殖室顶部用于收集孵化后昆虫幼虫的集幼室以及设于所述繁殖室一侧用于存放杀虫微生物的毒种室,所述繁殖室上设有供外部昆虫通过的第一通道以及供寄生蜂进出的第二通道,所述繁殖室和集幼室之间设有供孵化后幼虫通过的第三通道,所述繁殖室和毒种室之间设有供杀虫微生物通过的第四通道;所述集幼室内设有将死亡后的幼虫引导到第三通道的导向机构;
所述集幼室内的顶部设有幼虫培养皿,所述导向机构为倾斜设置的斜板,所述斜板设在幼虫培养皿的下方,所述斜板与集幼室的相对两侧壁形成将带杀虫微生物的幼虫尸体导入到第三通道的斜槽,所述第三通道设在繁殖室顶部靠近毒种室一侧,所述斜板的下端边缘对应第三通道处设有若干半圆孔;
所述毒种室的外侧壁为倾斜向内设置的斜壁,所述斜壁上设有供杀虫微生物通过的第五通道;
所述毒种室的顶部设有加粉口,所述加粉口处设有封板,所述毒种室的顶部两端设有向上伸出的卡柱,所述封板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卡柱匹配的卡孔;
所述第四通道向下延伸到毒种室的下方形成供杀虫微生物通过的第六通道,所述毒种室的外侧下部设有挡板;
所述繁殖室的底部外侧设有方管,所述方管的顶部与繁殖室的底部连接,所述繁殖室的底部对应方管内孔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方管的内孔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方管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半圆形的缺口;
所述第二通道设在繁殖室的左右两侧壁以及与毒种室对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形状以及大小与寄生蜂匹配;
所述繁殖室的底部设有供小绿叶蝉进入的第七通道,所述第七通道的截面形状以及大小与小绿叶蝉匹配,所述繁殖室的底部外侧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侧壁延伸到第七通道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室内固设有栖息板组件,所述栖息板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栖息板以及两个第二栖息板,四个所述第一栖息板分别设在所述繁殖室的四个边角处并向下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栖息板的底部靠近繁殖室边角一端设有圆角;两所述第二栖息板设在所述繁殖室的顶部。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的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所述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包括繁殖室、毒种室以及集幼室,成虫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到繁殖室中,并在繁殖室中产卵,毒种室中的杀虫微生物会从第四通道进入繁殖室中并附着在第四通道开口处,成虫在繁殖室中活动沾染到杀虫微生物并将其带到虫卵的表面,成虫受杀虫微生物感染后,在一定期限内会死亡,期间杀虫微生物在成虫中增殖并留在繁殖室中,幼虫卵孵化后,幼虫会吃掉卵壳并感染杀虫微生物,幼虫在向高处移动的习性下沿着侧壁向上爬,并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到集幼室中的幼虫培养皿中,期间杀虫微生物在幼虫体内会增殖,一定期限后幼虫受杀虫微生物感染而死亡,掉落到斜板上然后通过第三通道导入到繁殖室中,并附着在繁殖室与毒种室相对应的侧壁上,幼虫尸体内的杀虫微生物一部分通过该侧壁上的第四通道进入毒种室,补充毒种室内杀虫微生物,一部分留在繁殖室的侧壁上,进一步被其内的成虫沾染;
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外部的寄生蜂通过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进入繁殖室中,沾染杀虫微生物并将其通过第二通道带到杀虫微生物繁殖传播器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蛰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1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