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5885.5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5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向小木;任小敏;李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半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8 | 分类号: | H01H13/88;H01H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刀 组装 工艺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前框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此处也可以是后凸柱对应后插槽,即内外剪装配前的预定位,前后两侧任选一侧作为预装前的对接位置均可;(2)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逐步减小并最终使得后凸柱卡入后插槽内。该工艺组装剪刀脚快速可靠,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笔记本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键盘上的剪刀脚的自动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剪刀脚是笔记本电脑键盘必备的构件,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其中,如图1所示,其内剪1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均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凸柱3(前凸柱、后凸柱),如图2所示,其外剪2的前后内侧壁上分别具有与前凸柱、后凸柱对应卡接配合的两个插槽4(前插槽、后插槽),凸柱自由端朝插槽的一侧具有一个被削去的楔入面,插槽4具体形状为一个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沟槽与一个圆形盲孔401同轴连通形成,凸柱3轴向经过沟槽后再插入到圆形盲孔401内,当前后凸柱分别插入卡接在前后插槽内时,剪刀脚装配完毕,由此可见其装配难度较大。剪刀脚是一个非常细小而薄的塑料板状零件,其尺寸比常见的笔记本键盘按键还要小得多,不光是内剪和外剪因薄而小难以装夹移动,且凸柱和插槽如此细小的尺寸配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剪刀脚的组装便较为困难,尤其是很难迅速且准确地将两侧的凸柱和插槽对应、准确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新的组装方法,以实现剪刀脚快速、可靠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剪刀脚组装困难,组装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前框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此处也可以是后凸柱对应后插槽,即内外剪装配前的预定位,前后两侧任选一侧作为预装前的对接位置均可;(2)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逐步减小并最终使得后凸柱卡入后插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内剪和外剪互成一定锐角的预定位方式来开始装配,首先将其中一侧的凸柱与插槽快速配合,保证其配合精度,然后通过水平同步移动,并在推动力的辅助下使得外剪另一侧逐步靠内剪移动,使得另一侧的凸柱也自然而然地滑入到插槽的沟槽内,并在内外剪的自身弹性变形作用下进一步伸进圆形盲孔中,自动完成内外剪的装配,其组装简单可靠,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剪刀脚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种组装示意图。
图6为料头上连接内外剪的最新结构。
图7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模抓取内剪前的处于下模上方的示意图。
图9为上模的其中四个抓取轴在抓取一个配件单元时的示意图。
图10为下模上预置一个配件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下模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2为剪刀脚组装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13为顶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盖板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半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半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5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