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陷检测/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6074.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钰;周利;黄瑞瑞;吴永明;龙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钱秀茹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陷 检测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缺陷检测方法和装置,缺陷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缺陷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分布式系统中具有原子性关系的多个共享数据处理操作的执行轨迹;根据执行轨迹确定候选的失效原子性缺陷;运行分布式系统,并将与候选的失效原子性缺陷对应的节点失效注入至分布式系统;获取运行分布式系统后的与失效原子性缺陷相关的多个共享数据;若多个共享数据不一致,则确定失效原子性缺陷。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通过观察分布式系统的一次正确执行,无需注入节点失效,即可预测可能的原子性违反错误,并通过最后重放工作负载,注入节点失效,确定性地确认缺陷、重放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检测出失效原子性缺陷,从而提升分布式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缺陷检测方法和装置,缺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与计算从本地向云端迁移,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逐步得到广泛使用。与传统的单机部署系统相比,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获得同样计算能力的成本较低。然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必须管理大量分布式软件组件、硬件及其配置,使得该类系统异常复杂。因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故障,并影响到大量终端用户,降低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因此保证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高可靠性十分重要。
一种典型的保证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可靠性的方式是,分布式系统需要管理其内部计算节点,并从上述节点失效行为中恢复,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应对节点失效,开发人员在分布式系统中引入了各种复杂的失效恢复机制,然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在应对节点失效时,依然面临极大挑战。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任意节点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失效,从而触发各种各样的失效场景。对开发人员来说,预测所有可能的失效场景、设计正确的失效恢复机制以及正确地实现失效恢复机制十分困难。同时,通过在所有可能场景下注入节点失效来达到彻底测试系统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不正确的节点失效恢复机制及其实现会引入错综复杂的节点失效恢复相关缺陷,这些缺陷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节点宕机、数据不一致等。
目前,常见的节点失效与恢复缺陷检测方式至少包括如下几种:1)通过避免测试相同的恢复行为来尽可能地测试多种多样的失败场景,用户通过Datalog来描述故障测试方法以及分布式系统恢复规范,从而可以系统化测试分布式系统中故障恢复逻辑;2)SAMC拦截分布式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事件并置换他们的顺序。SAMC采用灰盒测试技术,在传统黑盒模型检查的基础上,加入分布式系统的语义信息,从而消减了状态空间,尽可能避免模型检查中的状态爆炸问题;3)通过系统地生成和探索分布式系统执行中可能产生的文件信息,来检测与所有副本同时失效相关的分布式系统漏洞。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一种新的节点失效后恢复缺陷,即:分布式系统中某些关联操作期待被原子地执行,不能被节点失效所打断,如果发生节点失效,将导致分布式系统处于数据不一致,分布式系统无法正常恢复到正常状态,本发明将该类节点失效称为失效原子性。然而,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对该类节点失效进行恢复,如上述方法一将分布式系统看做一个黑盒,并不关心在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时注入一个节点失效会产生失效原子性违背,上述方法三也只关心与文件持久化相关的操作,并不关心失效原子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由节点失效导致的同一数据源的多个共享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缺陷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节点失效导致的同一数据源的多个共享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申请另外提供缺陷检测装置,以及缺陷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分布式系统中具有原子性关系的多个共享数据处理操作的执行轨迹;
根据所述执行轨迹确定候选的失效原子性缺陷;
运行所述分布式系统,并将与所述候选的失效原子性缺陷对应的节点失效注入至所述分布式系统;
获取运行所述分布式系统后的与所述失效原子性缺陷相关的多个共享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6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电器与烹饪系统
- 下一篇:确定封锁路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