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7394.4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宏;徐凤强;顾涛;鲁若鹏;郭云龙;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9/01;C22F1/08;C21D9/00;B21J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高强度铜合金 耐磨性 耐腐蚀性 制备 制备方法工艺 制备铜合金 导电性能 力学性能 时效处理 析出强化 熔炼 畸变 固溶 晶格 冷轧 浇铸 锻造 应用 | ||
1.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铜、铝、镍、钛、铅、无水乙醇,其组合准备用量如下:以克、毫升为计量单位
铜:Cu,固态块体,1324.5g±0.01g
铝:Al,固态块体,113g±0.01g
镍:Ni,固态块体,46g±0.01g
钛:Ti,固态块体,15g±0.01g
铅:Pb,固态块体,1.5g±0.01g
无水乙醇:C2H5OH,液态液体,1000mL±10mL
制备方法如下:
(1)真空熔炼
高强度铜合金的熔炼是在真空熔炼炉内进行的,是在抽真空,加热熔炼状态下完成的;
①清理熔炼坩锅
用金属铲、金属刷清理熔炼坩锅内部,并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使其洁净;
②称取铜:1324.5g±0.01g、铝:113g±0.01g、镍:46g±0.01g、钛:15g±0.01g、铅:1.5g±0.01g,加入熔炼坩锅内;
③密闭真空电弧熔炼炉,抽取炉内空气,使炉内压强达到5×10-3Pa;
④开启真空熔炼炉,开始加热,加热温度1340℃±1℃,并进行电磁搅拌,恒温保温时间30min,熔化成熔液;
(2)浇铸
熔炼后停止加热,停止抽真空,使炉温降至1200℃±1℃,开始浇铸;
打开熔炼炉,将熔炼坩锅里的熔液对准圆柱形水冷模具进行浇铸,浇满为止;
(3)脱模
浇铸后自然冷却至25℃,脱模后取出铸件;
(4)固溶处理
将铸件置于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固溶时间加热2h,保温时间1h;
固溶后将铸件迅速置于25℃水中,进行水淬处理;
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清洗后晾干;
(5)多向锻造
将固溶处理的铸件进行多向锻造,即x轴锻造,y轴锻造,z轴锻造;锻造次数为9次;
(6)再结晶处理
锻造后将铸件置于退火炉内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退火温度700℃,退火保温时间40min;
(7)冷轧处理
将退火处理的铸件进行冷轧处理,冷轧处理次数4次,总变形量为80%;
(8)时效处理
冷轧处理后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300℃,时效处理时间是1h;
(9)清洗
时效后将铸件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洗,使正反表面及端面处理洁净,成高强度铜合金块体;
(10)检测、分析、表征
对高强度铜合金块体的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表征;
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分析;
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分析;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鉴定分析;
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抗拉强度分析;
用维氏硬度计进行硬度分析;
用数码电导仪测量合金导电率;
用电化学腐蚀仪器进行耐腐蚀分析;
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耐磨性分析;
结论:高强度铜合金块体硬度达336.3HV,抗拉强度1093MPa,导电性24.4Ωcm-1,腐蚀电流密度4×10-4A/c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真空熔炼炉(11)呈矩形,真空熔炼炉(11)内下部中间位置设有熔炼坩锅(6)及高频感应线圈(4);真空熔炼炉(11)右部设有电控箱(2),并通过高频感应线圈(4)、绝缘板(3)与熔炼坩锅(6)连接;真空熔炼炉(11)正面设有温度显示屏(7),内部设有温度探测仪(5);真空熔炼炉(11)上部设有真空表(9)、第一进气阀(8)、第二进气阀(10);真空熔炼炉(11)左部设有观察窗(12)、真空泵(13)、真空管(14);真空熔炼炉(11)右部设有电控箱(2),冷却机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73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