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控制的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8899.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炳良;吕正兵;李友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控制 驱动 防滑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控制的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其连接于差速器与车轮之间,包括电磁线圈锥轴套、电磁线圈、阻尼套、弹簧片和内锥摩擦圈,电磁线圈锥轴套固定设置于驱动桥壳内侧并设有中央通孔用于穿设驱动轴,电磁线圈锥轴套的一侧设有电磁线圈,另一侧绕设有摩擦锥面凸台,阻尼套通过挡圈和花键连接于驱动轴并位于电磁线圈锥轴套的一侧,内锥摩擦圈套设于阻尼套上与阻尼套滑动配合,内锥摩擦圈的朝向摩擦锥面凸台的一端设有与摩擦锥面凸台的外锥面相匹配的锥形开口,内锥摩擦圈的另一端通过弹簧片与阻尼套连接。本发明装置通过内锥摩擦圈与电磁线圈锥轴套的摩擦来增强打滑一侧的驱动轴转矩,使另一侧驱动轴获得更大的转矩,使汽车得以正常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轮防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轻卡驱动桥中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很小,其锁紧系数K=0.05-0.15;转矩比Kb=1.1-1.4。因此无论差速器差速与否,普通行星齿轮差速器都具有转矩等量分配的特性。普通差速器等量分配特性对于汽车在路况较差的路面上行驶时十分不利,因一侧车轮打滑,所得作用力矩很小,而另一车轮也只能同样分配得到很小的转矩,以致汽车难以驶离该路面。
为提高汽车在易打滑路上的通过能力,在某些越野汽车、高级轿车上装用了防滑差速器。其原理是在一个驱动轮滑转时,设法使大部分转矩甚至全部转矩传给不滑转的驱动轮,以便脱离两侧驱动轮均滑转的僵局。常用的防滑差速器可分为强制锁止式和高摩擦自锁式两大类。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此装置一般不应用于轻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电磁控制的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应用于轻卡以提高其路面通过性和越野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磁控制的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所述轻卡驱动轮防滑装置连接于差速器与车轮之间,包括电磁线圈锥轴套、电磁线圈、阻尼套、弹簧片和内锥摩擦圈,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固定设置于驱动桥壳内侧,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设有中央通孔用于穿设连接所述差速器与车轮的驱动轴,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的一侧设有线圈槽,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槽内,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的另一侧绕所述中央通孔设有摩擦锥面凸台,所述阻尼套通过挡圈和键连接于所述差速器与车轮的驱动轴并位于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具有摩擦锥面凸台的一侧,所述内锥摩擦圈套设于所述阻尼套上与所述阻尼套滑动配合,所述内锥摩擦圈的朝向所述摩擦锥面凸台的一端设有锥形开口,所述锥形开口的内锥面与所述摩擦锥面凸台的外锥面相匹配,所述内锥摩擦圈的另一端通过弹簧片与所述阻尼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开口的内锥面与所述摩擦锥面凸台的外锥面的锥角为20°~25°。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锥面凸台的外锥面淬硬,所述锥形开口的内锥面设有螺纹摩擦条。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套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内锥摩擦圈的端面外侧设有外圈凸缘,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凸缘连接,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圈凸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套设置于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与所述车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桥壳内侧设有内圆柱槽,所述电磁线圈锥轴套与所述内圆柱槽的内圆柱面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桥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线圈支架,所述电磁线圈固设于所述线圈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线圈槽的侧壁间距为0.4~0.5mm,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线圈槽的底面间距为0.3~0.5mm。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轻卡的驱动轮滑转时,当一侧驱动轮滑转而无牵引力或牵引力太小时,该装置通过内锥摩擦圈与电磁线圈锥轴套的摩擦来增强打滑一侧的驱动轴转矩,从主减器传来的转矩全部或部分分配到另一侧驱动轮上,使汽车得以正常行驶。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8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柴油车辆的一体化燃料混合防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用可变扭力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