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9565.7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安涛;李建华;贾李水;邹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F28D1/047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罐体 天然气管 压缩空气 降温除湿装置 常闭电磁阀 排污口 车用 压缩空气出气口 压缩空气进气口 液化天然气出口 液化天然气进口 低温燃气 电控模块 两端端面 气化装置 电连接 空气管 两端口 预加热 漏气 整车 焊接 冷却 燃料 | ||
一种车用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冷凝罐体(1),所述的冷凝罐体(1)中设置有天然气管(2),所述的天然气管(2)两端分别焊接在冷凝罐体(1)两端端面上,该天然气管(2)两端口分别为液化天然气进口(3)和液化天然气出口(4),冷凝罐体(1)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5)、压缩空气出气口(6)和排污口(7),所述的排污口(7)上设置有常闭电磁阀(8),所述的常闭电磁阀(8)与整车电控模块ECU电连接。实现了通过低温燃气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同时对燃料也进行了预加热处理,减少了气化装置的负荷;缩短了空气管长度,减少漏气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用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用空气压缩机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总成,是发动机的附件,其通过齿轮或皮带传动由发动机曲轴驱动,提供一定气压的压缩空气来驱动车辆气制动系统和辅助用气系统。
车用空气压缩机出来的压缩空气温度高达120度,部分工况甚至达到200度高温,这样的高温气体并不能直接被整车系统储存和利用;另外,压缩空气中还会含有水分,如果不及时除湿,不仅会锈蚀车辆制动系统,更严重的是水或冰(冬季结冰)会引起制动系统系统失效,发生车毁人亡是重大事故,因此,压缩后的空气需要降温和除湿。
目前,对车用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加长输气管路,将管路在汽车车架上进行蛇形布置;而气体的干燥则采用了专门的干燥器进行干燥。但是,通过加长管路进行散热使得管路复杂,成本高、泄露点多;而漏气量的加大会导致空气压缩机负荷增加,最终过热失效。干燥器对进气温度和湿度有要求,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含水量过高会缩短干燥器的使用寿命;其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或及时更换干燥器的干燥元件,干燥器会失效,水分会直接进入车辆制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对车用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干燥存在的管路复杂成本高、其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等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车用压缩空气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冷凝罐体,所述的冷凝罐体中设置有天然气管,所述的天然气管两端分别焊接在冷凝罐体两端端面上,该天然气管两端口分别为液化天然气进口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冷凝罐体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压缩空气出气口和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有常闭电磁阀,所述的常闭电磁阀与整车电控模块ECU电连接。
所述的压缩空气进气口与液化天然气进口分别设置于冷凝罐体一端端面上,压缩空气出气口与液化天然气出口分别设置于冷凝罐体另一端端面上。
所述的天然气管为螺旋管。
所述的冷凝罐体底部设置有集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冷凝罐体,冷凝罐体中设置有天然气管,冷凝罐体上设置有压缩空气进气口、压缩空气出气口和排污口,冷凝罐体内流经压缩空气,天然气管内流经低温液化天然气,实现了通过低温燃气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同时对燃料也进行了预加热处理,减少了气化装置的负荷;缩短了空气管长度,减少漏气点。
2、本发明中冷凝罐体底部设置有集水槽,实现了对气体进行预除湿,减小干燥器压力,延长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端面图。
图中,冷凝罐体1,天然气管2,液化天然气进口3,液化天然气出口4,压缩空气进气口5,压缩空气出气口6,排污口7,常闭电磁阀8,集水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间冷塔夏季因环境温度产生高背压导致限负荷的方法
- 下一篇: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