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盲区预警系统、汽车、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9701.2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龙;叶勇;裴向东;赵晓霞;郭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盲区 预警系统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盲区预警系统、汽车、方法及其装置,汽车盲区预警方法包括接收电容传感器发送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盲区上;根据所述电容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电容传感器发送的电容信号,根据电容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小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号,从而提醒用户。因此,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盲区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盲区预警系统、汽车、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2012年至今,我国的汽车市场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每年的汽车产量以20%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速度属于井喷式的增长。现在,我国的汽车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而此后的增长速度也在预料之中,并逐渐进入到了稳步增长的时期。然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存在盲区,盲区主要包括前盲区、后盲区、后视镜盲区、AB柱盲区以及灯光盲区。据统计,所有交通事故中因为盲区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占20%左右,因此,盲区成为了无数司机无法避免的事故元凶。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汽车雷达解决盲区问题。汽车雷达主要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当汽车驻车/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安装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被测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被测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汽车雷达也存在盲区,比如:低于探头中心10~15cm以下的被测物有可能被探头忽视,一旦被测物进入汽车探头的盲区,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盲区预警系统、汽车、方法及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雷达存在盲区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盲区预警系统,包括多个电容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盲区的介电常数变化并且根据所述介电常数变化转换成电容信号;激励电路,用于激励电容传感器工作;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容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号。
其中,所述汽车盲区预警系统还包括模拟开关,所述模拟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激励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多个电容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个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和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和模拟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模拟开关切换多个电容传感器单独工作。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电容电压转换电路、模拟乘法器、模拟数字转换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和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和模拟乘法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端和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模拟数字转换器的输出端和控制器连接;其中,控制器和模拟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模拟开关切换多个电容传感器单独工作,并且根据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后的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盲区预警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盲区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电容传感器发送的电容信号,其中,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在汽车盲区上;根据所述电容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阈值时,发送提示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电容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电容信号进行转换,获得交变电压信号;对所述交变电压信号进行转换,获得直流电压信号;对所述直流电压信号进行转换,获得数字信号;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判断汽车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9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