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0004.4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强;罗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H04L12/8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相关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检测目标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应答消息的数据包,并确定数据包在拥塞窗口中对应的窗口区域;当数据包在拥塞窗口的第一区域内时,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每一数据包的往返时延,并根据往返时延执行时延控制操作调整拥塞窗口;按照当前拥塞窗口大小对应的发送速率执行数据发送操作。本方法能够避免出现网络拥塞状况,优化数据传输过程以提高操作实时性。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远程桌面传输协议是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虚拟桌面基础架构)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它依赖于网络环境。恶劣的网络环境将对VDI的用户体验产生很大影响,可能造成操作的时延增加、交互的卡顿现象增多、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远程桌面的传输控制主要是为每台虚拟机配置目标带宽,远程桌面传输依照配置的目标带宽来发送数据。但是,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多变,而且自身往网络中注入的流量也会改变网络状况,所以配置目标带宽的方案在多数场景下体验不好。
因此,如何避免出现网络拥塞状况,优化数据传输过程以提高操作实时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子设备,能够避免出现网络拥塞状况,优化数据传输过程以提高操作实时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应答消息的数据包,并确定数据包在拥塞窗口中对应的窗口区域;
当数据包在拥塞窗口的第一区域内时,确定目标时间段内的每一数据包的往返时延,并根据往返时延执行时延控制操作调整拥塞窗口;
按照当前拥塞窗口大小对应的发送速率执行数据发送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
当数据包在拥塞窗口的第二区域内时,根据数据包数量确定拥塞窗口增长量,并根据拥塞窗口增长量调整当前拥塞窗口大小。
可选的,根据往返时延执行时延控制操作调整拥塞窗口包括:
根据往返时延计算数据包的拥塞窗口与理想窗口的窗口差值;
判断窗口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若是,则将拥塞窗口的数据包个数减小第二预设数量个;
若否,则将拥塞窗口的数据包个数增加第三预设数量个。
可选的,根据往返时延计算数据包的拥塞窗口与理想窗口的窗口差值包括:
利用第一差值计算公式计算数据包的拥塞窗口与理想窗口的窗口差值;
其中,第一差值计算公式为diff为窗口差值,cwnd为数据包的拥塞窗口大小,BaseRTT为基准往返时延,RTT为数据包的往返时延。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数据包的往返时延是否小于基准往返时延;
若是,则将基准往返时延的值调整为往返时延;
若否,则统计往返时延连续大于基准往返时延的累积次数;
当累计次数大于第四预设值时,按照预设增长策略增加基准往返时延的数值。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0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
- 下一篇:复合斜楔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