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0113.6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8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雄;陆大班;许家齐;周勇岐;王辉;丁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碳材料 孔洞 制备 混合球磨 纳米硅 石墨 电化学性能 表面形成 低温性能 石墨表面 体积膨胀 微米量级 电接触 石墨基 碳包覆 锂离子 缓冲 刻蚀 嵌锂 造孔 嵌入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碳材料的表面进行刻蚀,在碳材料表面形成多个纳米到微米量级的孔洞;
(2)、将步骤(1)制得的带有孔洞的碳材料与一定比例的纳米硅进行混合球磨,将纳米硅嵌入至碳材料的孔洞内部;
(3)、将步骤(2)混合球磨后的材料进行碳包覆处理,得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碳材料的表面进行刻蚀的方法为:在针状焦中加入适量的造孔剂,经高温石墨化后碳材料表面产生多个微米量级的孔洞;或采用含氢等离子体对碳材料的表面进行各向异性的刻蚀,在碳材料表面形成多个规则且刻蚀深度为微米量级的六边形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选用人造石墨、天然石墨、软碳或硬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度D50为5-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度D50为12-18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的刻蚀比例为1-30%,即被刻蚀的碳材料与原碳材料的质量比例为1-30%,其刻蚀孔径大小为30-200纳米,其刻蚀深度为0.1-3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硅的粒径为200-3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硅与带有孔洞的碳材料的质量比为0.1-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硅与带有孔洞的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碳包覆选用气相碳包覆、液相碳包覆或固相碳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01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