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0660.4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昆;张轩铭;王利强;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馈 机制 电气 线路 故障 电弧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电气线路,获取误报场景特征集S并更新;
步骤2:故障电弧探测设备持续探测故障电弧,若检测到故障电弧,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步骤2;
步骤3:自当前时刻起,提取若干个工频周期内的电气线路的若干电气特征,构建待验证的特征向量X;
步骤4:若S为空,则进行步骤6,否则,遍历S中的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量X与S中每个特征向量距离的余弦相似度ρ;
步骤5:若任一余弦相似度ρ小于阈值H,则本次故障电弧报警为误报,忽略并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H≥0;
步骤6:进行人工干预,若本次故障电弧报警为误报,则将特征向量X计入误报场景特征集S、更新阈值H,结束,否则,判定故障电弧有效,提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以1个工频周期为单元,获取n个工频周期内的电气线路的电流有效值的平均值f1、电流平肩区域平均持续时间f2、电流采样值标准差的平均值f3、奇次谐波f4及电流变化趋势变化次数平均值f5作为特征向量X;其中,电流平肩是指一个工频周期内电流维持基本不变的波形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电流有效值的平均值f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获取n个工频周期内的电气线路的电流有效值I,I={i1,...ik,...in},其中,1≤k≤n;
步骤3.2:计算电流有效值的平均值f1′,
步骤3.3:滤除与平均值偏差度超过10%的有效值,记录剩余电流有效值I',I'={i1,...ik,...im},其中,1≤m≤n;
步骤3.4:再次计算电流有效值的平均值f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平肩区域为任一工频周期内电流波动小于等于α的区域;α∈(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次谐波f4包括3次谐波、5次谐波、7次谐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余弦相似度其中,1≤i≤q,q为特征向量X的维度,xi为特征向量X的元素,yi为误报场景特征集S的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电气线路故障电弧误报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更新阈值H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获取每第N次误报的故障电弧,将特征向量X计入误报场景特征集S,计算特征向量X与误报场景特征集S中的所有特征的欧氏距离,得到集合A;
步骤6.2:统计集合A中大于阈值W的元素的百分比w,若w≥60%的值,则保持阈值H不变并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6.3:以H′为新的阈值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拓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06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