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辅助减氧空气驱配注阀组及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1037.0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何军;郭志强;商永滨;王斌;程忠钊;李欣欣;王瑞英;刘浩;陈沥;成城;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1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辅助 空气 驱配注阀组 工艺 方法 | ||
1.一种泡沫辅助减氧空气驱配注阀组,其特征是:包括
配气阀组,配气阀组包括进气管线、注气汇管(7),出气管线和气相放空管线(21),进气管线一端与注气站的高压来气管线连通,进气管线另一端与注气汇管(7)连通,注气汇管(7)上连接出气管线和气相放空管线(21),气相放空管线(21)与站外气相外排管线连通;
配液阀组,配液阀组包括进液管线、注液汇管(24)、出液管线和液相放空管线(33),进液管线一端与注液站的高压来液管线连通,进液管线另一端与注液汇管(24)连通,注液汇管(24)上连接出液管线和液相放空管线(33),液相放空管线(33)与站外液相外排管线连通;
气液两相混合阀组,气液两相混合阀组包括静态混合器(35)和单井配注管线(39),静态混合器(35)包括支流端入口、主流端入口和出口端,静态混合器(35)的支流端入口与配气阀组的出气管线连通,静态混合器(35)的主流端入口与配液阀组的出液管线连通,静态混合器(35)的出口端与单井配注管线(39)连通,单井配注管线(39)与站外注入井配注管线连通;
所述的配气阀组中的进气管线包括高压进气管线(1)、电动球阀(2)、第一压力变送器(4)、第一喷嘴气体流量计(5)和第一球阀(6),配气阀组中的出气管线包括注入井配气管线、第二球阀(17)、单井配气管线(18)、第四球阀(20)和第三球阀(19),高压进气管线(1)的入口管线与注气站的高压来气管线连通,高压进气管线(1)的出口管线依次通过电动球阀(2)、第一喷嘴气体流量计(5)和第一球阀(6)与注气汇管(7)一端连通,注气汇管(7)另一端通过第三球阀(19)与气相放空管线(21)连通,气相放空管线(21)与站外气相外排管线连通,所述注气汇管(7)上连接注入井配气管线,注入井配气管线通过第二球阀(17)与单井配气管线(18)一端连通,注入井配气管线与第二球阀(17)之间还通过第四球阀(20)与放空管线(21)连通,单井配气管线(18)另一端与静态混合器(35)的支流端入口连通,所述注气汇管(7)还连接有第二压力变送器(9),第二压力变送器(9)的进气端管线上连接第二截止阀(8),电动球阀(2)与第一喷嘴气体流量计(5)之间连接第一压力变送器(4),第一压力变送器(4)的进气端管线上连接第一截止阀(3);
注气汇管(7)上的注入井配气管线为一对一,即每一条注入井配气管线对应一口注入井;
还包括橇座,所述配气阀组、配液阀组和气液两相混合阀组均集成橇装在橇座上,所述的配注阀组设计压力为16~32MPa,配注阀组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辅助减氧空气驱配注阀组,其特征是:所述的注入井配气管线包括第一调节阀(10)、第三截止阀(11)、第三压力变送器(12)、第二喷嘴气体流量计(13)、第一止回阀(14)、第四截止阀(15)和第四压力变送器(16),第一调节阀(10)的一端与注气汇管(7)连通,第一调节阀(10)的另一端依次与第二喷嘴气体流量计(13)和第一止回阀(14)连通,第四压力变送器(16)再通过第二球阀(17)与单井配气管线(18)连通,第一调节阀(10)与第二喷嘴气体流量计(13)之间连接第三压力变送器(12),第三截止阀(11)连接在第三压力变送器(12)的进气端管线上,第一止回阀(14)与第二球阀(17)之间连接第四压力变送器(16),第四截止阀(15)连接在第四压力变送器(16)的进气端管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