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1226.8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鹿海林;楚德军;谢惠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氏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3/08;C08L51/06;C08K13/04;C08K7/14;C08K7/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吕薇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微珠 托盘 托盘产品 滚塑 制备 纤维 熔融共混造粒 双螺杆挤出机 热塑性树脂 弹性体POE 玻璃纤维 不易变形 成分混合 滚塑成型 滚塑工艺 模具投资 中空结构 色母粒 稳定剂 增容剂 重量份 料粒 生产成本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托盘包括如下成分: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树脂60‑70份,玻璃纤维20‑30份,增容剂4份,弹性体POE 4‑8份,稳定剂2份,色母粒1份。所述滚塑托盘通过将以上成分混合、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造粒,料粒与玻璃微珠混合后滚塑成型制得。本发明将滚塑工艺用于托盘产品的制备,设备和模具投资少,且产品几乎无内应力,且制得的托盘产品不易变形;将玻璃微珠应用于托盘产品中,利用了玻璃微珠的中空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密度,实现在更低的重量下强度高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托盘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滚塑又称旋转成型或回转成型,是一种有较长历史的塑料成型技术。滚塑工艺是将塑料粉末加入模具中,然后加热模具并使之沿两个互相垂直的轴连续旋转,模具内树脂在重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逐渐均匀地涂布、熔融粘附在模具内表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冷却模具,脱模得到制品。相对于注塑和吹塑成型工艺,滚塑的突出优点表现在设备和模具投资少,适用于中大型及形状复杂的塑料制品的生产,产品几乎无内应力及不易变形等。但用纯塑料和普通纤维增强的方法制作大尺寸产品的方法无法满足强度和质量的要求,滚塑厂家通常通过增加壁厚来提高刚性,这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托盘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如能在保证较高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自身重量,将为装载、运输等使用过程带来极大便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滚塑成型中纯塑料和普通纤维增强的方法无法满足强度和质量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托盘制备过程中添加玻璃纤维和玻璃微珠,降低托盘的重量的同时有效增强产品的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所述托盘包括如下成分:按重量份数计,组分一和玻璃微珠,所述组分一包括热塑性树脂60-70份,玻璃纤维20-30份,增容剂4份,弹性体POE 4~8份,稳定剂2份,色母粒1份,组分一与玻璃微珠的重量分数比例为(10~20):1。
优选的,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由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组成,所述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比例为(6~8):1。
优选的,所述增容剂为聚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弹性POE为乙烯-辛烯共聚物,稳定剂为受阻酚氧化剂、受阻氨氧化剂和亚磷酸盐共稳定剂的二元复合抗氧剂,或者三元复合抗氧剂。
玻璃微珠是一种独特而性能稳定的非金属中空微粒。空内含有氮和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等组成,粒径范围为10-250μm,堆积密度为0.35-0.45g/cm2。空心玻璃微珠因其特殊的结构具有易分散性、流动性好、比重小、耐磨、耐高温、耐酸碱等特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纤维及玻璃微珠增强的滚塑托盘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玻璃纤维、增容剂、弹性体POE、稳定剂和色母粒按照质量比例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3~5分钟;
步骤二、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造粒,挤出机各段温度设定为加料口120~150℃,中间段160~180℃,前端190~240℃,模头200~240℃;螺杆转速为100~500r/min,制得料粒;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料粒与玻璃微珠混合,质量比例为(10~20):1,将混合物磨粉,得到粒径为20~100目的粉料,置于托盘模具中滚塑成型得到托盘产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制得的料粒与玻璃微珠的混合比例为15:1;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混合物磨粉后粒径大小为4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氏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泰氏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