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468.9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4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江;刘清旺;张玉强;金波;李东星;吴前锋;万信权;马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D1/02 | 分类号: | C05D1/02;B01J2/2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90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钾颗粒 破碎机 混合物料 质量比 混料 料块 细粒 生产工艺 返回 破碎 对辊挤压机 硫酸钾粉末 强制混合 双层振筛 下道工序 干燥机 喷淋水 微咸水 烘干 返料 挤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的生产工艺,使用强制混合设备将硫酸钾粉末:返料按质量比为1:1~6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微咸水或淡水,调节其含水量为0.5~4.0%,得到混合物料;使用对辊挤压机,将混合物料挤压成料块或条;使用破碎机,将得到的料块或条破碎后,进入双层振筛机中筛分,得到三种物料:物料Ⅰ为小于2.0mm细粒,返回混料工序;物料Ⅱ为2.0~5.0mm颗粒,进入下道工序;物料Ⅲ为大于5.0mm颗粒,返回破碎机重新破碎;将得到的物料Ⅱ,按照质量比为1:0.02~0.1的比例喷淋水,使用干燥机在300~500℃下烘干7~20min后,再次筛分,得到两种物料:物料Ⅳ为小于2.0mm细粒,返回混料工序;物料Ⅴ即为硫酸钾颗粒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硫酸钾是一种优质的无氯钾肥,广泛适用于忌氯作物,如烟草、柑橘、棉花、茶树、甘蔗、甜菜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硫酸钾产品以粉状为主,将粉末硫酸钾加工成颗粒,不仅可以改善其流动性,便于机械化施肥,而且能有效控制其溶解速率,使作物生产过程中养肥均匀释放,减少过量施肥和化肥污染。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颗粒硫酸钾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团粒法:由于硫酸钾属砂性材料,直接团粒成球难度极大,通常需要加入无机或有机粘合剂,利用圆盘或转鼓造粒法进行生产。粘合剂的添加,虽然解决了团粒成球的问题,但也引入了无效成分,降低了其氧化钾含量,不利于同氮肥、磷肥掺混成BB肥;②对辊挤压法:利用对辊挤压造粒机,将粉末硫酸钾挤压成料块(条、片),经过破碎、筛分等工序,得到一定粒径范围的颗粒。但采用传统的对辊挤压法生产出的硫酸钾颗粒,表面棱角分明,颗粒强度低,运输过程中易于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的生产工艺,不仅能够显著提高颗粒强度,而且利用转筒干燥机和圆筒筛的回转作用,对颗粒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使其棱角平滑,表面圆整度提高,可有效降低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磨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的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混料工序:使用强制混合设备,将硫酸钾粉末:返料按质量比为1:1~6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微咸水或淡水,调节其含水量为0.5~4.0%,得到混合物料;
(2)挤压工序:使用对辊挤压机,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挤压成料块或条;
(3)破碎粗筛工序:使用破碎机,将步骤(2)得到的料块或条破碎后,进入双层振筛机中筛分,得到三种物料:物料Ⅰ为小于2.0mm细粒,返回混料工序;物料Ⅱ为2.0~5.0mm颗粒,进入下道工序;物料Ⅲ为大于5.0mm颗粒,返回破碎机重新破碎;
(4)干燥精筛工序:将步骤(3)得到的物料Ⅱ,按照质量比为1:0.02~0.1的比例喷淋水,使用干燥机在300~500℃下烘干7~20min后,再次筛分,得到两种物料:物料Ⅳ为小于2.0mm细粒,返回混料工序;物料Ⅴ即为硫酸钾颗粒成品;
步骤(3)采用的破碎方式为反击式、环锤式或齿辊式其中的一种,其出料粒度应小于5.0mm;
步骤(3)采用的双层振筛机的上下层筛网孔径分别为1.5~2.0mm和4.5~5.0mm;
步骤(4)采用的干燥机应为转筒干燥机;精筛所采用的筛分机应为振动筛或圆筒筛其中的一种;
步骤(4)喷淋使用的水,可用饱和硫酸钾母液代替。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
(1)不添加任何粘合剂,只在传统的对辊挤压法生产硫酸钾颗粒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了水喷淋-干燥工序,即可显著提高硫酸钾颗粒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