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02922.0 申请日: 2019-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9937951A 公开(公告)日: 2019-06-28
发明(设计)人: 唐春;周冠宣;邓小红;熊桂明;王世祯;李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市水产技术中心推广站
主分类号: A01K63/00 分类号: A01K63/00;A01K61/10;A01G22/22;A01G22/25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包晓静
地址: 541004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鱼沟 田埂 建造 养鱼 鱼窝 种稻 稻田 稻田养鱼 保水保肥 进出水口 拦鱼设备 立体空间 整体工程 水泥瓦 排灌 沟沟 角钢 填土 渗漏 平行 坚固 开挖 美观 水位 相通 防洪 整洁 大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稻田养鱼鱼沟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所述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包括:田埂及鱼沟采用角钢和水泥瓦做成框架,向框架内填土;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鱼沟,根据稻田的大小、形状挖一条或多条平行纵横的鱼沟,沟沟相通;在稻田的一角或中央建一个鱼窝,鱼窝至少有一个通道与鱼沟相连接;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本发明的田埂坚固牢实,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并能防洪、防旱,而且整体工程整洁美观。又使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增加鱼活动的立体空间,防止田埂渗漏,防止大雨跑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鱼沟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新世纪以来,在农业部大力支持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前几轮稻田养鱼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渔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成功总结出稻—鱼、稻—蟹、稻—虾、稻—蛙、稻—鳅等新模式和新技术,取得了水稻稳产、农(渔)民增收、农药化肥、渔药饲料使用大幅减少的良好效果。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现各地纷纷大力推广。

稻渔综合种养既可充分立体利用水层资源,又可使田中丰盛的浮游生物肥鱼,鱼的排泄物亦能肥田增稻,实属一种典型的生物链良性循环模式。但在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中,各地所述不一,目前报道较多的:一是利用开挖鱼沟内的土方,将稻田四周田埂加高、加宽、加固,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夯实,田埂和鱼沟鱼坑不作固化护坡处理(如图4);二是在改造后的田埂内侧和鱼沟另一侧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形成永久性田基和鱼沟(如图5)。第一种土田硬不坚固牢实,大雨冲塌和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鱼沟内壁泥土易坍塌,严重影响养殖效果,而且漏肥漏水,鱼逃跑现象严重;第二种虽然坚固牢实,但工程成本过高,而且复垦困难还不环保。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土田硬不坚固牢实,大雨冲塌和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鱼沟内壁泥土易坍塌,严重影响养殖效果,而且漏肥漏水,鱼逃跑现象严重;永久性田基和鱼沟,虽然坚固牢实,但工程成本过高,而且复垦困难还不环保。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田硬坚固牢实,田埂、鱼沟内壁泥土不坍塌,保水;

田间工程成本要小,易复垦,整洁美观。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田硬坚固牢实,从而防止大雨冲毁田埂,杜绝黄鳝、小龙虾、水蛇、老鼠打洞;田埂、鱼沟内壁泥土不坍塌,从而确保有足够水体养鱼,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稳粮、促渔、增效的意义;

田间工程成本要小,易复垦,整洁美观,就易推广,就还可以发展集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稻田综合种养休闲旅游体验示范基地,增加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所述稻渔综合种养鱼沟建造方法包括:

第一步,田埂采用角钢和水泥瓦做成框架,把钢架插入要加高加宽夯实田硬上,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钢架两边,向框架内填土(如图2);

第二步,在田埂四周开挖一条平行的鱼沟,鱼沟另一边用角钢制作片状钢架,插入泥中,把中间的泥土铲入田基角钢架中,形成鱼沟(如图3);第三步,在稻田的一角或中央建一个鱼窝,鱼窝至少有一个通道与鱼沟相连接;

第四步,进出水口安装拦鱼设备。

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的田埂采用角钢做成宽0.5米、高0.9米框架,把钢架插入要加高加宽夯实田硬上,插入底泥0.1-0.2米,使之高于水面0.2米左右,把高0.8米、宽1米的水泥瓦用螺钉固定在钢架两边,把钢架两边鱼沟中泥土挖入钢架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水产技术中心推广站,未经桂林市水产技术中心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