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190.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哲明;黄智;乐忠波;杨友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50/26;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智能锁 开锁 红外感应模块 二维码对比 流动人口 租户信息 社会治安管理 租户 储存模块 处理模块 开锁模块 房子 云端 记录 可控 治安管理 推算 透明 管理 失败 分析 成功 | ||
1.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感应模块和智能锁模块,所述智能锁模块包括储存模块、治安管理模块、处理模块、二维码对比模块和开锁模块;
所述二维码对比模块包括租户APP和二维码云端;所述租户APP用于租户信息注册并生成第一二维码,并将第一二维码储存至云端,开锁时还用于获取租户信息并生成第二二维码,所述第一二维码与所述第二二维码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发送至处理器;
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若干个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感应进、出门次数,并将所述进、出门次数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预设房子应住人数,还用于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的进、出门次数的数据,并计算当前房子内人数,判定人数是否超员并储存至所述储存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对比模块的对比结果,并控制所述开锁模块进行开锁或不开锁;
所述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开锁记录和每天当前房子内人数是否超员的情况;
所述治安管理模块用于将租户信息登记并更新至当地公安部门;还用于在当前人数超员的情况下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用于水平方向上前后安装于门框(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的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2—1.4m之间。
4.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租户在所述租户APP进行租户信息注册,并将租户信息生成第一二维码储存至所述二维码云端;所述治安管理模块将租户信息登记并更新至当地公安部门;
步骤B:租户在需要开门时,所述租户APP获取租户人脸,并生成第二二维码与第一二维码进行对比;
若对比成功,则所述开锁模块开锁成功;若对比失败,则所述开锁模块开锁失败;
步骤C:预设房子应住人数;在开门成功或出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识别进、出的人数;
若第一红外传感器(1)先识别到障碍物,第二红外传感器(2)后识别到障碍物,则所述处理器判定为进门,当前房子内人数加一;
若第二红外传感器(2)先识别到障碍物,第一红外传感器(1)后识别到障碍物,则所述处理器判定为出门,当前房子内人数减一;
步骤D:每日固定时间统计当前房间内人数并与所述预设房子应住人数对比;
若当前房间内人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房子应住人数,则所述处理器判定当前人数不超员;
若当前房间内人数大于所述预设房子应住人数,则所述处理器判定当前人数超员,若每天当前房子内人数是超员的情况持续一定时间,则所述治安管理模块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租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人脸模型、起租日期和退租日期。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开锁成功记录和所述开锁失败记录均储存于所述储存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当前房子内人数默认基数为0。
8.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每日固定时间包括7:00和23:00。
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基于5G二维码智能锁管理流动人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一定时间在10—15天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久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询价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药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