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155.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安;谢可欣;樊慧明;刘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F7/00 | 分类号: | D21F7/00;F16J1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器用 接触 密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侧面水封室和端面水封室,流浆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侧面水封室,流浆箱的底部设置端面水封室,侧面水封室和端面水封室分别通过对应的管道外接密封流体供给机构;侧面水封室位于端面水封室前方,端面水封室前端两侧分别与侧面水封室相接;侧面水封室从堰池外侧延伸至唇口区后端外侧。其方法是通过外接的密封流体供给机构分别向侧面水封室和端面水封室中输送密封流体,沿流浆箱的同一横向位置,使侧面水封室或端面水封室中密封流体的压力大于流浆箱内的浆料压力,从而在密封流体内侧形成密封的浆料区域。本发明可有效实现在不影响纸张成形和纸机运行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矿物纤维、金属纤维及合成纤维等非植物纤维有着许多植物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这些非植物纤维或与植物纤维配抄,或单独抄造,能抄出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纸张来,满足各个行业对于纸张的特殊要求。
但这些非植物纤维具有长度大(一般长度为3mm~25mm)、憎水性强、游离度非常高、滤水速度快等特点,由这些纤维组成的浆料悬浮液需再度稀释(至0.01%~0.05%的低浓度),才能获得良好的分散效果和纸页成形效果。高度稀释的浆料悬浮液在抄纸时需要脱去大量的水,因而通常采用斜网成型器进行抄造。
如图1所示,斜网成型器主要由流浆箱1和斜网部2组成,流浆箱安装在斜网部的上方,与斜网部构成一个整体,斜网部的成形区成为斜网流浆箱的一个组成部分。浆料通过流浆箱的进浆管进入流浆箱与斜网部之间,进行挂浆成型,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斜网成型器的流浆箱与斜网部之间有三个部位常常需要进行密封:1、流浆箱的左侧面与斜网部之间;2流浆箱的右侧面与斜网部之间;2、流浆箱的下唇板与斜网部之间。如果密封不好,纸浆就会从流浆箱的相应部位喷出来。所以,这些密封结构对斜网成型器的正常生产和纸面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斜网成型器通常采用接触密封的方式,通过在流浆箱两个侧板上安装密封用的橡胶板,利用弹簧使橡胶板压向网面侧边,从而阻止流浆箱中的浆喷出;流浆箱下唇板安装橡胶条,橡胶条一面固定在下唇板上,一面延伸到与网面相接。这种接触密封的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侧面密封的橡胶板与运行的网接触,造成磨网现象非常严重,同时在两者的接触位置易产生浆块,浆块引起纸边不齐,对低定量纸张易造成断头和引纸困难等现象,影响正常运行;而下唇板部位,浆料容易进入密封板和网之间,浆料会出现打滚现象,打滚位置出现浆道,从而破坏纸张的成形。
目前也有少量斜网成型器采用非接触密封的方式,即通过带压力的液体密封,但由于该技术并不成熟,其装置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密封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最明显的缺陷是:因为与传统的流浆箱堰池、唇口区各部位浆压力基本相同不一样,斜网流浆箱密封部位各点浆的压力是不相同的,堰池部位最高,然后逐渐降低,至唇口时,纸张基本成形,浆压力变为零,因此当采用各部位压力相同的高压水进行密封时,靠近唇口区有大量的水进入斜网流浆箱中,破坏即将成形的纸页,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实现在不影响纸张成形和纸机运行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装置实现的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网成型器用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包括侧面水封室和端面水封室,流浆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侧面水封室(其中,流浆箱的同一外侧设置至少一个侧面水封室),流浆箱的底部设置端面水封室,侧面水封室和端面水封室分别通过对应的管道外接密封流体供给机构;
沿斜网部中成型网的运动方向,侧面水封室位于端面水封室的前方,且端面水封室的前端两侧分别与侧面水封室相接;在流浆箱中,侧面水封室从堰池的外侧延伸至唇口区的后端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用烘干器
- 下一篇:纸张超压工序的速度提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