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上高孔高渗储层微酸压复合增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282.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全;杨寨;刘常清;张宁;赵立强;阮新芳;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E21B43/26;E21B37/06;C09K8/528;C09K8/74 |
代理公司: | 11640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房立普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注 目标井 酸压 去除 有机堵塞 复合 高孔 溶解 张开 酸性处理液 有机清洗液 海上油田 近井地层 近井地带 裂缝壁面 酸蚀裂缝 酸液体系 吸水指数 油田开发 有机溶剂 注入液体 注水过程 有机质 海上 后置液 前置液 微裂缝 无机垢 有机垢 注水井 注水量 解堵 近井 刻蚀 微压 裂缝 清洗 破裂 筛选 伤害 改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高孔高渗储层微酸压复合增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筛选出适合进行微酸压复合解堵增注的目标井;S2、向目标井中注入液体介质使近井地层破裂形成微裂缝并保持张开;S3、注入酸液体系作为前置液或后置液溶解去除近井地带的无机垢;S4、注入酸性处理液对张开的裂缝壁面进行刻蚀;S5、采用吸水指数或日注水量评价增注效果。若目标井中存在有机堵塞,则在进行步骤S3之前还包括去除有机堵塞的操作:向目标井中注入有机清洗液以溶解去除井底有机垢和近井有机质伤害。本发明的方法集微压裂裂缝、有机溶剂清洗、酸蚀裂缝改造等技术于一体,实现海上油田注水井增注满足该油田开发注水过程“注够水”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高孔高渗储层微酸压复合解堵增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油田注水过程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储层受到伤害,采用酸化解堵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除伤害而恢复注水能力。目前,常规酸化技术(不形成微裂缝)、有机溶剂清洗解除有机质伤害技术、大规模酸压技术在海、陆砂岩油藏油藏均有广泛应用。但酸化解堵有效期随着重复酸化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进而又需要更加频繁的解堵作业才能满足油田开发“注够水”的要求,酸化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常规的酸化技术重复酸化有效期短、增注效果有限、酸化费用高的严峻现状,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高孔高渗储层微酸压复合增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海上高孔高渗砂岩油藏注水井,该类井如果采用常规酸压技术容易导致储层基质垮塌而出砂等问题。
本发明适用于海上高孔高渗储层微酸压复合增注的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步骤:
S1、基于钻完井过程、注水过程、历次作业过程的岩心实验评价或者理论分析方法评价筛选出适合进行微酸压复合解堵增注井。具体为,基于注水井注水动态变化,采用化验水分析成分、伤害评价测试、理论分析等方法明确注水能力下降原因主要为井底和近井有机伤害、近井其它伤害。根据表皮系数分解和水质分析最终确定。
S2、向目标井中注入液体介质使近井地层破裂形成微裂缝并保持张开,为后续注入有机清洗液段进入创造条件。具体操作为:注入水提前加入平台注入水;根据井身结构、井口及设备、地层破裂压力等限定条件确定注入压力的最高限压值;根据最大注入排量的1/4或0.1m3/min作为初始注入排量,阶梯提排量,排量以台阶式递增直至施工压力达到最高限压值,并计量压力与排量变化关系,作出压力-排量关系图,对应于排量恒定而压力明显下降的点为破裂点。
S3、注入酸液体系作为前置液或后置液溶解去除近井地带的无机垢。
S4、注入酸性处理液对张开的裂缝壁面进行刻蚀。
S5、采用吸水指数或日注水量评价增注效果。依据压裂措施前的测试压力点测试对应的稳定注水量,并由此计算吸水指数。对比措施后和措施前的吸水指数,以增注比评价注水井增注效果。
上述方法中,若目标井中存在有机堵塞,则在进行步骤S3之前还包括去除有机堵塞的操作:向目标井中注入有机清洗液以溶解去除井底有机垢和近井有机质伤害。有机清洗液清除有机质后还有利于步骤S3,让储层无机类垢充分与无机酸酸液体系接触。所述有机清洗液由水溶性有机清洗剂与水按照体积比1:5混合配置而成。所述有机清洗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丙撑磺酸钠73%、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丁烷基醇醚磷酸酯17%、正辛醇5%、异丙醇5%。注入有机清洗液的体积Q的计算公式如下:
Q=π(R-r)2*h,
其中,R为设计储层处理半径,单位m;r为井筒内径,单位m;h为储层有效垂直厚度,单位m。
优选的是,所述液体介质为平台水源、海水、淡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油井的作业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注采井网优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