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该系统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4315.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铮;金栎;鞠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俞华梁;杨美灵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显示屏 控制系统 方法 以及 包括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该系统的车辆。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其配置成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所述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还包括数据分析单元,其配置成:从来自数据采集单元的面部图像数据获得驾驶员的眼球图像数据,以及对眼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表示瞳孔位置的瞳孔位置信息和表示瞳孔大小的瞳孔大小信息。所述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还包括指令生成单元,其配置成基于从数据分析单元接收瞳孔位置信息和瞳孔大小信息来生成控制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和方法以及包括该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高汽车用户的体验和汽车的用户友好性是汽车厂商赢得市场的关键。由于车辆配置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搭载有用于人机交互的显示屏设备,以用于驾驶员对车辆方便地进行设置和交流(例如,导航、播放音乐、设置空调温度等)。然而,在夜间行车过程中,由于车辆显示屏的亮度过高而容易对驾车人员的注意力以及视线造成刺激和吸引,对行车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对车辆显示屏亮度进行调节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手动点按触摸显示屏、手动控制各种按钮以及语音控制的方法来实现显示屏的亮度调节。然而,这些方法存在转移驾车人员注意力、响应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无需驾驶员主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对车辆显示屏进行高效准确的亮度调节的系统和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的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其配置成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数据分析单元,其配置成:从来自数据采集单元的面部图像数据获得驾驶员的眼球图像数据,以及对眼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表示瞳孔位置的瞳孔位置信息和表示瞳孔大小的瞳孔大小信息;指令生成单元,其配置成基于从数据分析单元接收瞳孔位置信息和瞳孔大小信息来生成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数据采集单元配置成通过红外摄像头来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指令生成单元配置成:将瞳孔位置与预设位置阈值范围进行比较,以及将瞳孔大小与预设大小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指令生成单元配置成:在瞳孔位置处于预设位置阈值范围内并且瞳孔大小处于预设大小阈值范围内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调节背光亮度的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瞳孔大小表示瞳孔直径,以及预设大小阈值范围是2~3m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瞳孔大小表示瞳孔直径缩小值,以及所述预设大小阈值范围是1~4m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控制指令而控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模数转换器,用于将面部图像数据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收发器,用于将数字信号发送给数据分析单元。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显示屏控制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从面部图像数据获得驾驶员的眼球图像数据,以及对眼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表示瞳孔位置的瞳孔位置信息和表示瞳孔大小的瞳孔大小信息;基于从数据分析单元接收瞳孔位置信息和瞳孔大小信息来生成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汽车显示屏控制方法,其中采集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数据的步骤通过红外摄像头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