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胶的使用方法和一种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506.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许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韦尔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4;C09J11/06;C08G18/42;C08G18/67;C08G18/75;C08G18/76;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吴慧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使用方法 电子产品 | ||
一种紫外光固化胶的使用方法和一种电子产品,所述紫外光固化胶原料由: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30~50%;活性稀释剂40~60%;光引发剂2~7%;硅烷偶联剂0~3%;气相二氧化硅0~3%;温变粉1~8%;荧光粉0.001%~0.1%组成,所述的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其原料中二元醇聚合物:二异氰酸酯:含羟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1.4~1.7:1.9~2.1,催化剂占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重量的0.1‰~1‰,使其具备以下四个特性:1)胶水易碎,螺丝刀能简单戳穿;2)胶水固化速度快;3)有一定的防伪性,第三方不易模仿;4)用镊子等工具不能完整取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粘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紫外光固化胶的使用方法和一种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领域,很多时候购买产品之后的保修只需通过主板上的易碎贴纸就可实现,大多数商家看到质保易碎贴纸之后就可以提供保修,但是目前电子产品易碎贴纸一般为纸质易碎贴,有两个技术问题:1)现有纸质易碎贴,已经极易从他方获取,可私自贴合使用,极易被某些消费者用作欺骗免费保修的手段;2)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多数使用手工贴合或是利用镊子夹持贴合,在手机结构设计越来越薄后,人工贴合极易破损,生产效率低下。
鉴于此,我方有意于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易碎防伪胶水来替代易碎贴纸。众所周知,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具有相容性好、固化速度快、强度高、环保等一些显著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电子电器、数字光盘等领域,加上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成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的首选;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紫外光固化胶黏剂的粘接力强不易碎,同时不具备防伪能力,且适用于替代易碎贴纸的易碎防伪胶水其性能应具备以下四个要求:1)胶水易碎,螺丝刀能简单戳穿;2)胶水固化速度快;3)有一定的防伪性,第三方不易模仿;4)用镊子等工具不能完整取下,以防使用者(消费者)取下后再粘回去。为了满足以上性能要求,我方进一步开发了新的紫外光固化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碎、固化速度快、具有防伪性且不能完整取下的紫外光固化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紫外光固化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紫外光固化胶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该电子产品使用了以上紫外光固化胶覆盖于质保螺丝上时,实得保修凭证的设置变得极为简易,且大幅度提升了防伪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紫外光固化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30~50%;
活性稀释剂40~60%;
光引发剂2~7%;
硅烷偶联剂0~3%;
气相二氧化硅0~3%;
温变粉1~8%;
荧光粉0.001%~0.1%。
进一步,所述的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其原料包含二元醇聚合物、二异氰酸酯、催化剂、含羟基丙烯酸酯,其中二元醇聚合物:二异氰酸酯:含羟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1:1.4~1.7:1.9~2.1,催化剂占多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体重量的0.1‰~1‰。
进一步,所述二元醇聚合物的分子量在1000-6000。
进一步,所述二元醇聚合物为聚乙二醇(PE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氧化丙烯二醇(PPG)、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PHA),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韦尔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韦尔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