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扳扣的自动组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4820.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运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卓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灵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陶品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组装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扳扣装配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扳扣的自动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输送工序,驱动外界的载具循环移动;扣体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扣体移送至输送工序输送的载具上;扣头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扣头移送至扣体上料工序处理后的载具或/和扣体;弹簧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弹簧移送至扣头上料工序处理后的扣体与扣头之间;铆柱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铆柱移送至弹簧上料工序处理后的扣体,并使得铆柱贯穿扣体、扣头及弹簧;铆压工序,对铆柱上料工序处理后的铆柱进行铆压处理,使得铆柱铆接在扣体上;实现扳扣的自动化组装,无需作业人员手动组装扳扣,提升扳扣的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扳扣装配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扳扣的自动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扳扣是常用的生活用品之一,例如,钥匙扣、背包扣、宠物绳扣等都需要用到扳扣,扳扣常常由多个零部件组成,在扳扣的制造过程中,扳扣的多个零部件分开独立制造完成,当制造完成后,再经由作业人员手动组装在一起形成扳扣,扳扣的组装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扣的自动组装工艺,实现扳扣的自动化组装,无需作业人员手动组装扳扣,提升扳扣的组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扳扣的自动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输送工序,驱动外界的载具循环移动;
扣体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扣体移送至输送工序输送的载具上;
扣头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扣头移送至扣体上料工序处理后的载具或/和扣体;
弹簧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弹簧移送至扣头上料工序处理后的扣体与扣头之间;
铆柱上料工序,将外界的扳扣的铆柱移送至弹簧上料工序处理后的扣体,并使得铆柱贯穿扣体、扣头及弹簧;
铆压工序,对铆柱上料工序处理后的铆柱进行铆压处理,使得铆柱铆接在扣体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输送工序中,采用输送装置驱动外界的载具循环移动;输送装置具有转动设置的转盘、用于驱动转盘间歇性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转盘设置有多个载具,多个载具围绕转盘的转动轴线环形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具有容置盲槽,容置盲槽自载具的上表面凹设而成,容置盲槽用于容设扳扣的扣体,容置盲槽的形状与扣体的形状吻合;沿容置盲槽的第一端至容置盲槽的第二端的方向,容置盲槽的宽度逐渐变大,扣体上料工序将扣体自上而下放入容置盲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扣头上料工序中,采用扣头上料装置拾取扣头并将扣头自上而下放入容置盲槽的第二端内,扣头上料装置驱动所拾取的扣头水平移动使得扣头自容置盲槽的第二端朝容置盲槽的第一端移动,直至扣头组装至扣体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簧上料工序中,采用弹簧上料装置将弹簧移送至扣头上料工序处理后的扣体与扣头之间;弹簧上料装置具有按压组件及移动组件,移动组件拾取弹簧并将弹簧自上而下放入容置盲槽的第二端内,按压组件抵触扣体并将扣体限制在容置盲槽内,移动组件驱动所拾取的弹簧自容置盲槽的第二端朝容置盲槽的第一端移动,直至弹簧移动至扣体与扣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具有与容置盲槽连通的第一凹孔,第一凹孔自容置盲槽的底壁凹设而成,第一凹孔贯穿载具,铆柱显露于第一凹孔内;铆压工序具有铆接单元,铆接单元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一铆头及第二铆头、用于驱动第一铆头与第二铆头靠近或远离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铆头经由第一凹孔抵触铆柱的一端,第二铆头用于抵触铆柱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卓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卓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