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4996.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肖娥;王小子;曹雪蕊;阿芙辛·泽赫拉;童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葵 东南景天 农田土壤 中度污染 积累型 镉铅 强化修复剂 植株 喷施 修复 重金属吸收能力 快速生长期 深层土壤 吸附效果 重金属镉 轮作 除草 翻耕 基肥 起垄 撒播 移除 施用 移栽 整地 收获 成熟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包括:对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依次进行除草、施用基肥、翻耕、整地和起垄,移栽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在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分别喷施强化修复剂;在第二年度的4~5月,移除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再撒播油葵种子;然后,在所述第二年度的6月和7月,分别向油葵喷施强化修复剂;待油葵成熟后,收获油葵植株。本发明通过轮作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和油葵,并配合强化修复剂的喷施,弥补了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对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吸收能力的不足,显著提高了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和油葵对待修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镉铅的吸附效果,进而提高了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生态安全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土壤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安全受到威胁,这关乎国计民生,因此治理农田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在所有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中,镉铅复合污染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因此受到更多重视。对于大范围农田土壤的镉铅污染问题,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全实用的方法进行修复。
传统的修复方法,如植物避免修复,只能暂时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根本性的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种较为先进的修复理念是通过种植超积累(富集)植物,将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吸收并移除,从而逐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最终达到根治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的目的。
授权公告号为CN104607453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强化植物修复方法,该方法在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修复植物,在修复周期内按照土壤持水量为所述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70%向所述土壤浇灌DOM溶液,DOM来源于土壤浸提液和秸秆腐殖化溶液的混合液,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DOM溶液对铅/镉的活化效应,利用DOM改变土壤中铅/镉的生物可利用性,提高修复植物修复铅/镉复合污染黄土的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105750311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综合生物修复方法,针对铅镉复合污染的土壤,以超累积植物修复为主,辅以能够提高植物修复效果的微生物修复和动物修复,增强土壤中铅、镉的生物有效性并由此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吸收,提高污染土壤修复的综合效率。
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是一种在我国衢州古老铅锌矿周边发现的原生超积累植物,具有极强的锌、镉富集能力,以及较强的铅富集能力。近年来,对其在治理农田土壤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多有报道。油葵是一种能够富集镉铅等多种重金属的油料作物,其生物量较大,并且根系较为发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镉铅中度污染农田中轮作油葵和超积累型东南景天,并在栽培过程中施加强化修复剂,显著提高了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强化提取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年度的秋季,对待修复的镉铅中度污染农田土壤依次进行除草、施用基肥、翻耕、整地和起垄,向所述农田土壤中移栽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进行栽培管理;
(2)在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的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分别向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的叶片喷施强化修复剂;
所述强化修复剂的主要成分为内生菌发酵液,所述内生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Sasm3CGMCC NO.7334;
(3)在第二年度的4~5月,移除超积累型东南景天植株,再向所述农田土壤中撒播油葵种子,进行栽培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