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227.X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彭超;李旭舟;丁杰;朱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鑫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8 | 代理人: | 邓金涛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粉 高性能混凝土 粉煤灰 矿粉 混凝土密实度 清洁生产技术 水泥水化产物 水泥 胶凝产物 抗热振性 力学性能 莫来石相 球状颗粒 水化反应 水泥颗粒 水泥用量 微观结构 减水剂 无定型 重量份 高层建筑 浆体 胶凝 流变 细度 制备 碎石 填充 生产成本 混凝土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用高性能混凝土,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水泥180~200份,粉煤灰70~90份,矿粉70~80份,硅粉27~32份,砂805~825份,碎石1000~1020份,减水剂7.5~8份,水160~20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水泥、粉煤灰、矿粉以及硅粉作为胶凝组成部分,由于硅粉的细度更小,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使混凝土密实度更高、耐久性更好,且与Al2O3并存时,更易生成莫来石相,增强其高温强度和抗热振性,同时还可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形成胶凝产物,改善浆体微观结构,提高力学性能,加之硅粉为无定型球状颗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且硅粉的加入节约了水泥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商品混凝土有着不足50年的发展历史,在传统混凝土配制中,原材料极为单一,粉料几乎都为三掺,即:水泥、粉煤灰、矿粉,最细的矿粉比表面积可以达到500左右,但从微观层面看,其细度和比表面积约为水泥的80~ 100倍,粉煤灰的50~70倍,水泥颗粒间存在大孔隙,混凝土收缩后产生裂缝导致渗漏,且其抗压和抗冲击性低等综合性能低,目前市场上使用膨胀剂作为收缩补偿,但膨胀剂价格高且因自身水化热高的原因其用量需精准把握,否则易出现裂纹、渗漏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之一,提供一种成本低、密实度高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水泥180~200份,粉煤灰70~90份,矿粉70~80份,硅粉27~32份,砂805~825份,碎石1000~1020份,减水剂7.5~8份,水160~200份。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硫酸盐。
优选地,所述砂为水洗河砂,其直径不大于1.2mm。
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Ⅰ类粉煤灰,所述碎石为Ⅱ类碎石。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组分检验:将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粉、砂、碎石以及减水剂进行检验,合格后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存储,其中砂和碎石为露天堆存,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粉以及减少剂分别存储在各自的罐体内;
S2:称量:将水和S1中检验通过的组分按照其重量份称量;
S3:搅拌: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投入减水剂,将S2中称量好的减水剂投入搅拌机内;
S32:加水,将S2中称量好的水加入搅拌机中并启动搅拌机;
S33:投入碎石和砂,将S2中称量好的碎石和砂投入S32完成后的搅拌机内并充分搅拌;
S34:粉料投入:将S2中称量好的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粉投入S33完成后的搅拌机内并进行充分搅拌。
优选地,S34步骤中投料完成后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为60S~120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水泥、粉煤灰、矿粉以及硅粉作为胶凝组成部分,由于硅粉的细度更小,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使混凝土密实度更高、耐久性更好,且与Al2O3并存时,更易生成莫来石相,增强其高温强度和抗热振性,同时还可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形成胶凝产物,改善浆体微观结构,提高力学性能,加之硅粉为无定型球状颗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且硅粉的加入节约了水泥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鑫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鑫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