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轧钢加热炉群集中汽化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352.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7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蒲洪权;武绍井;吴斌;李承武;程奇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汽化冷却系统 循环水回路 循环水总管 轧钢加热炉 余热回收技术 减少系统 空间预留 汽化冷却 项目提供 循环连接 运行维护 切断阀 水冷却 循环泵 汽包 给水 工作量 并列 扩建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轧钢加热炉群集中汽化冷却系统,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与加热炉群中呈并列的多个加热炉循环水回路通过循环水总管循环连接的汽包、设于循环水总管给水侧的循环泵、设于单个加热炉循环水回路两侧的切断阀。采用本发明的集中汽化冷却系统不仅可节省投资、减少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还可为某些因前期空间预留不足,而导致无法实现水冷却改汽化冷却或无法扩建的加热炉项目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轧钢加热炉群水梁及烟气余热回收的新型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是通过水汽化吸热冷却加热炉水梁的技术,与传统水冷却技术相比,它具有耗水量少、水梁使用寿命长、产生可回收蒸汽等特点,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并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公告作为淘汰传统水冷却技术的推荐替代技术。
一条轧线一般配套一个由2~4座加热炉组成的加热炉群。目前加热炉群的汽化冷却通常采用1座加热炉设置1套独立的汽化冷却系统的配置。这样设置存在如下不足:其一,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其二,系统运行时,需对每座加热炉的汽化冷却系统分别进行操作和监视,工作量较大;其三,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布置空间大,给(前期空间预留不足的)加热炉群的改、扩建项目带来了一定的实施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轧钢加热炉群集中汽化冷却系统,以解决冷却系统投资和维护成本高、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管理工作量大、布局空间有限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轧钢加热炉群集中汽化冷却系统,包括与加热炉群中呈并列的多个加热炉循环水回路通过循环水总管循环连接的汽包、设于循环水总管给水侧的循环泵、设于单个加热炉循环水回路两侧的切断阀。
进一步,单个加热炉循环水回路内设有4至12个子循环水回路,单个子循环水回路上设有调节阀和流量测量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循环水总管给水侧并与循环泵并列布置的备用泵。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为电动循环泵,所述备用泵为电动循环泵或/和柴油机循环泵。
进一步,所述电动循环泵采用变频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设于循环水总管回水侧并用于向外部用户提供热量的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汽包为储存水和汽水分离的容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集中汽化冷却系统不仅可节省投资、减少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还可为某些因前期空间预留不足,而导致无法实现水冷却改汽化冷却或无法扩建的加热炉项目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用于轧钢加热炉群集中汽化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1—汽包;2—电动循环泵;3—柴油机循环泵;4—切断阀;5—调节阀;6—流量测量装置;7—步进装置;8—循环水总管路;9—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