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热解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416.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钰钦;马福俊;伍斌;张倩;王斌;徐靖文;李发生;谷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污染土壤 修复 热解 污染物去除效率 土壤修复技术 资源回收利用 强化热解 能耗 环保 | ||
1.一种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热解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Fe2O3强化热解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油污染土壤干燥、粉碎,得物质A,备用;
(2)将物质A与Fe2O3混合,得物质B;
(3)将物质B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热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油污染土壤粉碎至15-40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Fe2O3与物质A的质量比为0.1-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无氧或缺氧条件是通过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无氧或缺氧条件是通过反应前和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实现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前持续通入惰性气体的流速为0.5-2L/min,通入时间为5-15min,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惰性气体的流速为1-2L/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解温度为350-450℃,热解时间为10-1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解温度优选为350-40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物质B热解过程中,采用间接冷凝法回收热解挥发的石油,用有机溶剂吸收不能冷凝的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