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429.4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生;郑六眷;蒋晓东;张庆波;朱义广;张海波;张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52 | 分类号: | C12N15/52;C12N15/53;C12N15/54;C12N15/55;C12N15/60;C12N15/31;C12P17/04;C07D307/87;A61K31/343;A61P35/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胡素丽;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类 化合物 neoenterocins 生物 合成 基因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合成的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 A或B,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SCSIO11863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到了两个由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合成的新化合物neoenterocin A和B,其中neoenterocin B具有抗肿瘤活性,能用于制备抗肿瘤活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恶性肿瘤与死亡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70年代以后,恶性肿瘤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在癌症的三大疗法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在合成化学类药物中多数都是以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由此可见,天然产物是结构新颖和作用独特的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Neoenterocis是一类新颖的聚酮类化合物,这一家族的化合物结构多样,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聚酮类化合物neoenteroc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包含20个基因,具体为:
(1)负责聚酮链骨架合成及合成过程中进行修饰的基因,即encA、encB、encC、encD共4个基因:
encA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2721-14043个碱基处,长度为1323个碱基对,编码β聚酮脂酰合成酶,440个氨基酸;
encB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1501-12724个碱基处,长度为1221个碱基对,编码聚酮链长因子,406个氨基酸;
encC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1205-11453个碱基处,长度为249个碱基对,编码酰基载体蛋白,82个氨基酸;
encD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4181-14981个碱基处,长度为861个碱基对,编码乙酰辅酶A还原酶,266个氨基酸;
(2)编码调控子和转运子的基因,即encE、encF、encS共3个基因:
encE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21825-22277个碱基处,长度为453个碱基对,编码反应调控蛋白,150个氨基酸;
encF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20216-21067个碱基处,长度为243个碱基对,编码StrR家族调控蛋白,80个氨基酸;
encS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2476-3123个碱基处,长度为558个碱基对,编码反应调控蛋白regX3,185个氨基酸;
其他与neoenterocin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encG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9644-20144个碱基处,长度为1212个碱基对,编码环化酶,115个氨基酸;
encH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7870-19477个碱基处,长度为1503个碱基对,编码碳氮水解酶,500个氨基酸;
encI位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第17097-17873个碱基处,长度为777个碱基对,编码乙酰基转移酶家族蛋白,258个氨基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