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431.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谷明刚;段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5 | 分类号: | G01M13/005;G01N3/12;G01N1/3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密封圈 疲劳 性能 测试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具,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履带密封圈的模具腔,所述模具腔与下模具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过渡锥面,且过渡锥面上开设与下模具外壁连通的泥沙孔,用于向模具腔内注入泥沙,以模拟实际工况中泥沙侵蚀,所述模具腔底部开设与下模具外壁连通的顶出气路,用于顶出履带密封圈,且顶出气路与外界气源连通;
施压组件,其与下模具连接,且施压组件带动下模具产生直线位移;
上模具,其与下模具对应设置,所述上模具依次包括呈一体化的连接端、压实端和嵌入端,初始状态下,上模具与下模具呈分离状态,测试状态下,施压组件带动下模具朝向上模具移动,所述压实端与嵌入端均位于模具腔内,且嵌入端嵌入履带密封圈的通孔,且压实端的端面与履带密封圈的端面相抵并压缩履带密封圈,促使履带密封圈产生压缩量;
和旋转组件,其与上模具连接,履带密封圈产生压缩量后,旋转组件带动上模具实现正向旋转和/或反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呈锥形,所述压实端呈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伺服液压油缸、底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下模具可拆卸连接,其下端面与伺服液压油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底座下端面与伺服液压油缸活塞端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和连接板,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板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连接板与扭矩传感器之间连接有锥形轴承组,所述减速机与扭矩传感器之间、扭矩传感器与锥形轴承组之间均连接有联轴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和控制终端,所述上模具、下模具、施压组件和旋转组件均位于框架内,所述伺服液压油缸、压力传感器、伺服电机和扭矩传感器均与控制终端通讯连接。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履带密封圈放置在模具腔内,设定履带密封圈的压缩量、转动速度、频率和震动量,根据履带应用的实际工况,通过泥沙孔注入泥沙;
S2:伺服液压油缸带动下模具向上模具移动,压实端压缩履带密封圈直至达到设定的压缩量,伺服液压油缸停止动作,此时,下模具所处位置为测试装置;
S3:伺服电机带动上模具按照设定的转动速度、频率分别进行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模拟履带前进和后退过程,伺服液压油缸带动下模具以测试装置为基准进行上下震动,以模拟履带在实际工况中的颠簸;
S4:压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实时进行数据监测并记录,绘制数据曲线;
S5:取出履带密封圈,分析履带密封圈是否可以胜任实际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