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492.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益宾;庄玲;余忠;章凯;上官元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饶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B29C45/17;B29C45/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3340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本体 多层 外部气体 多孔式 主腔 注塑 上下间隔设置 聚合物制品 多层薄板 高压气体 光滑度 进气孔 无压力 注胶孔 注塑模 背面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实现高压气体在到达聚合物制品背面时呈现流量大、压力高及无压力梯度,从而保证制品背面的光滑度及精密度,包括内部设有主腔的模具本体;处于主腔上方的模具本体内设有多层其上具体若干个气孔的薄板,多层薄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模具本体的底部设有注胶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
背景技术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一种新兴的注塑成型工艺,它包括内部、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前者是将高压气体注入熔体内部形成中空制件,后者是将高压气体注入熔体与模壁之间形成一层减小或消除制件翘曲、凹痕等缺陷的保压膜。
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其利用高压气体在聚合物制品背面补偿聚合物的收缩特性,从而减小或消除聚合物制品背面翘曲、凹痕等缺陷。在此过程中,注塑模具在高压气体经过之处都必须处于密封状态。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具是通过单个或多个孔的形式直接将高压气体注入至熔体与模壁之间形成一层保压膜。然而,这种进气方式会产生流量大、压力高和压力梯度差明显,直接与聚合物熔体接触导致气痕的出现。这种现象直接影响聚合物制品背面光滑度、精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多层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实现高压气体在到达聚合物制品背面时呈现流量大、压力高及无压力梯度,从而保证制品背面的光滑度及精密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多层多孔式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包括内部设有主腔的模具本体;处于主腔上方的模具本体内设有多层其上具体若干个气孔的薄板,多层薄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
所述模具本体包括顶模、动模和底模,所述动模位于底模上,且主腔位于动模和底模之间,所述顶模位于动模上,所述多层薄板位于动模上;所述进气孔位于顶模的左右两侧并对称设置。
所述动模包括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第一动模呈“簸箕”状,且第一动模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薄板数目相同的滑槽,滑槽的端部贯穿第一动模的前端,所述薄板一一对应插入至第一动模左右两侧的滑槽内,且薄板的端部凸出至第一动模的前方,所述第二动模为一侧板,第二动模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薄板数目相同的槽口,所述第二动模固定于第一动模的前端,且所述槽口一一对应卡在所述薄板的前端;所述第一动模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列的圆孔。
所述底模上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模,所述第一动模的底部设有凸模,圆孔贯穿所述凸模,当所述动模固定于所述底模上时,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凹模内。
所述薄板上的气孔呈矩阵排列,同一所述薄板上的气孔孔径相同,所述薄板上的气孔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上下相邻两个薄板上的气孔不再同一轴线上。
所述气孔的孔径为1mm-2.5mm。
所述气孔为通过烧结方式制成的微米级孔。
所述动模的侧壁及所述底模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测压孔,测压孔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顶模与动模连接面之间、动模与底模连接面之间涂有耐高温密封胶层。
所述薄板上设有电加热圈或电加热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原有的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具进气口不同,本设计在相对方向同时设有进气口,高压气体从相对方向同时进入,缓解或降低了高压气体的压力梯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饶师范学院,未经上饶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