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5499.X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杰;樊晓琳;边银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裕新美菌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06 | 分类号: | C12N1/06;C12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芝孢子粉 破壁 孢子粉 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 超声破壁 反复冻融 金属离子 细胞结构 水混合 羧基化 酸败 液氮 去除 冷冻 溶解 下水 残留 保存 保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灵芝孢子粉与水混合,在液氮中冷冻后,于50℃下水浴溶解;反复冻融数次;去除水,加入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超声破壁,得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采用本发明所述灵芝孢子粉破壁方法可以实现精准破壁,最大程度保留孢子粉的细胞结构,且所得孢子粉金属离子残留少、酸败度低、保存时间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方法,属于细胞生物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灵芝孢子粉的表面有两层壁,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几丁质,在细胞壁的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孔洞。灵芝孢子粉的壁十分坚硬且极难被氧化分解,未经处理的孢子粉会限制机体对它的利用,所以通常会对孢子粉做破壁处理以便充分利用孢子内的有效物质。目前常用的孢子粉破壁方法有研磨法、酶解法、超声波法、超音速气流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例如利用溶壁酶进行酶解法破壁,过程比较亲和且有效成分不易损失,但是溶壁酶价格昂贵造成成本较高;利用机械法破壁时,由于孢子粉极其微小,会造成破壁不充分甚至无法破壁的现象,所以只能在干燥下直接用外力对孢子粉破壁,如研磨法,但是研磨法会完全破坏孢子结构,严重损失孢子有效物质;利用超音速气流法破壁最初的破壁效率会很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孢子被破壁,内容物流出,使外力强度降低而造成破壁效率变小。
此外,金属离子的残留是机械破壁方法的重要弊端,尤其是重金属的残留会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中国药典》中常用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3个指标来衡量油脂的酸败度。灵芝孢子粉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破壁处理后,孢子粉如果暴露在有氧的环境下,一方面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自动氧化,产生过氧化物继而降解成挥发性醛、酮和酸的复杂混合物,另一方面是微生物可把油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这些脂肪酸经系列酶促反应会产生挥发性的低级酮,甘油则可被氧化成1,2-环氧丙醛,也即人们常说的酸败。这些有害物质会破坏孢子粉中的其它有效成分,严重影响孢子粉的质量,进而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方法,所述方法可以精准破壁,最大程度保留孢子粉的细胞结构,且所得孢子粉金属离子残留少、酸败度低、保存时间较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灵芝孢子粉与水混合,在液氮中冷冻后,于50℃下水浴溶解;反复冻融数次;去除水,加入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超声破壁,得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灵芝孢子粉与所述水的用量比为0.1-0.5g:3-15mL。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冷冻的时间为3-10min,所述水浴的时间为3-10min。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的粒径为80-100nm。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的用量与所述孢子粉的用量比为1~3mL:0.1g。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超声破壁的方法具体为:超声开3s,关1s;依次循环,共计超声时间40min。
本发明技术原理在于:
本发明首先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使灵芝孢子粉细胞壁变脆,容易被破开,再向破壁体系中加入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磁珠作为破壁工具,最后用超声波作外力加以破壁,处理完成后再用磁铁把纳米磁性氧化铁吸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价格便宜,所得破壁后的灵芝孢子粉中金属离子残留少、酸败度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裕新美菌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未经武汉华裕新美菌业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培养模块、细胞培养系统与细胞培养方法
- 下一篇:小球藻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